郑重强烈的向大家推荐大明王朝1566这本书并电视剧。无论是书还是电视剧都是评分与精彩俱佳,是难得一见的佳作,喜欢历史的同学们绝对不容错过。我是在若干年前看的书,也正是这本外加明朝那些事,两本历史小说勾起了我对明史最初的喜爱。此种喜爱历经多年而不变,以至于最近闲时,又捧起了《大明王朝1566》这部老剧。这部剧中有三个人塑造的最为精彩丰满。
说到嘉靖,我得先为陈宝国的表演点一百个赞。这个嘉靖霸气而又神秘、一意孤行却又迷途知返。其实明朝皇帝多奇葩早已是家喻户晓的事了。有一心一意当木匠的、有放着皇帝不当相当大将军的、有被太监忽悠忽悠就能御驾亲征的,相比之下这位不想当皇帝一心当道爷的嘉靖可能还算好的。单从一个人的角度来看,嘉靖不问朝政(实际上也不是完全不问),一心炼丹欲求得长生不老,实在也没什么十恶不赦的。即使放在现在,干一行爱一行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更多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不具好感且常常恶语相向。何况站在嘉靖的角度来看,当皇帝实在是件既艰辛又枯燥无味的工作。如果说皇权体系造极于唐宋,到了明朝则明显的在走下坡路。位于权力顶端的皇帝,可以说只是一个国家权力的象征,体制中的繁文缛节牢牢的把他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囚徒。一份循规蹈矩的工作偏偏遇到了一个天资聪慧的嘉靖。单论智商,我认为在明朝那么多皇帝中,嘉靖是稳进前三的。当初武宗无道,未留后嗣,群臣(实际上主要是杨廷和)和太后商议从藩王子孙中选一名皇位继承人。之所以在众多的藩王子孙中挑了他来继位,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聪明,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他既没有孔融让梨也没有曹冲称象也能聪明远播,也的确是件神奇的事。继承王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证明杨廷和没看走眼。十七岁的嘉庆,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围绕大礼仪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从初步确立威信到逐步站稳脚跟,一步一个脚印,表现的几乎无可挑剔。在杨廷和辞官回乡后,游戏难度更是一下子从极难降到了简单。再过几年游戏已经通关了,他自然对朝中大事提不起兴趣而转为追求更高的目标,得到成仙、长生不老。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这样的嘉靖,穿道袍、吃仙丹、跳鹤舞。
在这部电视剧中,严嵩多少有点老成谋国的意思,这和他的历史定位大有不同。谈到严嵩我们能想到的除了奸臣还是奸臣,难道他全无可取之处吗?显然不是,如果仅仅那点阿谀奉承、贪污敛财的功夫,他也许能凭借着机缘巧合红极一时,但绝不可能把持朝政二十年之久。无奈的是,他再强也敌不过岁月啊。
其实,我一直在想,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对这个世界还能有什么索求呢?剧中有一幕,严嵩与徐阶语重心长的谈了起来。他渴望能够全身而退,他渴望能够安度晚年。一个这些年都没有相信过善良的人相信了善良,竟然有了放弃权利的念头而渴望久居他下的徐阶会给他一条怜悯的出路。可能吗?不可能。其实他心里很清楚,他走的本来就是一条不归路,他早已退无可退。他教训严世蕃那段话说的很精彩:老虎吃了人,还可以打个盹。我能吗?我不能。但严世蕃的蒙蔽,自己的老迈,以至于严党集团昏招迭出。反击无力、败局已定。
发两句自己的无病呻吟,我始终不知道权力有何迷人之处,大概是这世界总有一些无聊的人,不想管好自己的事却总想管好别人的事而行的无聊之事罢了。那些以为有了权力就有了一切的人,大多不过是爬的越高跌的越重而已。
当我们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我们大概就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大大的清官,一曰包拯一曰海瑞,而纯粹是在形象上占了很大的优势而更加家喻户晓。但当我读过《万历十五年》并深喜此书时,“古怪的官僚”这一形象完全刷新了我的认知,而不再对海瑞有什么好感。但这里只想谈谈剧中的这个海瑞。
他是一个普通人,除了清廉之外几乎不值一提。而就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还有两年便可退休的海瑞被裕王举荐至全县被淹的淳安,他有千种理由不去,却只因一个原因而成行,为生民立命。任何一个肯牺牲自我利益而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人,都值得称颂。窃以为,能够牺牲自我利益为了更多人谋利益的人实为少数,而打着为国为民口号而行苟且之事的人却遍地都是。
在剧中,海瑞有个明显的标签。那便是抗上,上级的政令在他这里几乎就没有“通”过。海瑞与赵贞吉的多次交锋,次次耐人寻味。赵贞吉之所以能和海老爷过上几招,除了官高好几级以外,他也有无比正当的理由,那就是为了大局着想。(刚开始我还真把他当好人了)为了抗倭军粮的筹集,他就可以不顾淳安百姓的疾苦。用一个高尚的目的就能牺牲淳安县民的生计吗?这是典型的借高尚之名行肥己之事。果然,这位高大人在办完浙江这档子事之后成功升官进京,胡宗宪的顾全大局牺牲的是自己的名节、自己的恩师情。而他赵贞吉的顾全大局牺牲的却是淳安百姓的生计。这一点,在后来的御前议财的时候体现的更为明显,在明知道皇帝就是想削减其它方面的开支而挪为修宫殿用,就他表现的最为积极,救灾粮可以省、官俸可以少,就是不能委屈了皇帝和自己交差,这种行为看似不得已,实则是逡巡以避祸,婉娩以事上。这位赵大人也凭借着这次精彩的表现成功入阁。
与这些满朝文武皆妇人的大臣们相比。海瑞就要义无反顾的多。其实问题远没有那么复杂,国库亏空,百姓遭殃,原因不过是皇帝要一心修道馆,官员借机贪污,大家都知道,只是没人说而已。亲眼目睹了那么多的路有冻死骨,海瑞终于还是忍不了了,蓄谋已久后写下了让他名留千古的《治安疏》,多少年没听过直言的嘉靖,看过奏疏,当场昏了过去。醒来就一句话,别让这个混蛋跑了。还好是黄锦在旁边说了句,此人已遣散家人,准备好了棺材,这是死谏。这句话的意思相当于,他是恐怖分子,这是自杀袭击。与恐怖分子以一人之命害无辜性命不同,海公这是拼上身家性命只为说几句真话,希望皇帝能够有所振作从而真真正正的救万民于水火。冷静下来的嘉靖,又把仍在地上的奏疏捡起来看了又看,想了又想,他终于明白了。错不在海瑞,而在自己,但又下不来台。他陷入了极大的矛盾中,以至于一会想杀他一会不想杀他,最终以让老天去决定的理由而没有杀他,而把这柄国之利剑留给了他的子孙。
零零碎碎的说了那么多,全是一些个人看法,一部电视剧之所以好,就在于不同的人可以在其中看到不同的东西,而不是千人一面,善恶二分。这并非一部简单的乱成贼子与忠臣贤良的对决,而是一部善恶交织甚至好坏难分,足以让人思考良久的佳作。任何国产电视剧都没有其深度,任何美剧又没有其根植中国帝王文化的情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