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观赏了一部电影——《1942》。算是一部老电影了吧,但当时电影出来时没来得及看。在我看来是新的,却满满的都是远去的历史。就像几天前的12月13号,沉重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厚厚的压在心头,丢不掉。还有那被遗忘的国士,是不能忘记的国之痛。这些都是不可被遗忘的,虽然风沙曾模糊了双眼,但依然要时刻回头望的,心里想的,不可被遗忘的。
那是1942年。河南大旱蝗灾。百姓流离失所。赤野千里。虽没有曹操《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残酷,但也是一个一个的跌了下去,不会再起来了,不会了。
就像公里之外的成排成排的民众,那是1937年。有老人、有壮年、有妇女、有儿童,何其相似地,无声的倒下,似乎没有喘息,一切仿佛凝滞。凝滞到连走路的力气也没有,只是拖着身子去逃灾。破旧的棉布。冬天。相似的服装,相同的季节。你在北方的大雪中,胡乱地走。我在南方的红色中,陷了进去。同样的,头顶上战机轰鸣。相似的,血肉纵横。
同样是在抗日期间,汤飞凡。一个如同蒸汽消失在历史中,完全不存在于现在国人的记忆中的名字。一位对中国卫生防疫事业作出奠基性贡献的民族英雄,仿佛从来没有在历史上出现过。至少,我不知道……
历史怎么能如此健忘。1942年的那场大灾。没人谈起过。河南一个省死了百万人。现在地里地表存留的还依然有曾经遗留下来的吧——衣裳,尸体和依然游荡的孤魂,以及活着的人在深夜里某个时刻猛地想起的睁着老大不能瞑目的眼睛吧。没人谈起过。在当时特殊的时期,战争、天灾与百姓,交织,以近乎病态的姿势缠绕在一起。如何分得清?如何掂量的准轻重?一部《1942》电影,勾勒出那件往事。不管有多少人试图去批判这部电影,但我们还是要去支持。感激有人为我们掀开了历史的一道帘,感激有人让我们能为历史唏嘘感叹,感激有人其实并没有忘而是依然在内心深处埋藏着。
世界的历史又怎么能遗忘?作为第二次大战中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就能这样被某些国家刻意抹去?不为世界的人们所知,让世人蒙在鼓里?
历史如何不可被遗忘?因为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任何历史都能在现在找到什么,都能给予现在一些什么。在那场灾荒里。粮食就等同于命了。“小米几升”是电影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了,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了。还浪费粮食吗?“光盘行动”是随口说说吗?当今粮食浪费现象惊人的情况下,1942年的历史,是不是带给了我们什么。
那场大屠杀已经过去了,现在、以后永远也不要再发生了。这给世界带来了一些东西,给仍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些什么,给仍抱有什么不可知幻想的国家提出了警醒。暴行是切实存在的,不要妄图抹杀。何来“历史遗忘,回忆历史,勿忘历史”这样的表达?因为发生过。只有发生过的事才有可能遗忘,才值得我们回忆,才能让我们时刻居安思危。连“发生”这个前提都没有,何谈后面“遗忘、回忆”的概念?某些国家和某些人的行为恰恰证实了历史的出现。当代的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远都不过时。因为“国耻”不只是有侵略者造成的,还有我们曾经忘却的过错——我们自己的耻。遗忘的历史中,如同流星般无声无息的浪花就这样消散的人物,又有多少?现阶段党中央倡导的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正是给了我们追寻过去的契机,在大脑的碎片中追寻零星的碎末。
“南京大屠杀和现在的我有什么关系?”“1942年的灾荒和我有什么关系?”“那些曾经的历史人物和我又有什么关系?”是的,答案是:客观上,没关系。但鲁迅先生曾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同样,过去的历史,消逝的人物,都和我有关。不可被遗忘的,我们现在站着的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惨绝人寰的灾难;和我们留着同样血液的人们,曾被骇人听闻的屠杀过;那些民族英雄,曾经为了我们现在生存的国家,鞠躬尽瘁,不忘爱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