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传承与划入道统,显然不可等同。但范浚对韩愈总是批评的多。
韩愈首倡“道统说”: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之传之舜,舜以之传之禹,禹以之传之汤,汤以之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他在道统中未列曾子、子思。韩愈这样的做法也受到后人的指责,如宋人范浚在《香溪集·题韩愈原道》中便明确指出此点:韩愈《原道》以为尧传舜,舜传禹,至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呜呼,愈诚知道者,而略子思耶?原道而不知有子思则愚,知有子思而不明其传则诬,愚与诬皆君子所不取。愈诚知道者耶?对此,范浚心里不认可,文字就充满火药味。
其实在学术传承方面,韩愈在对孔、孟间起传承作用的曾子、子思是有所提及的。他说“孟轲师子思,子思之学,盖出曾子。自孔子没,群弟子莫不有书,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故吾少而乐观焉。”他认为,孟子由子思及于曾子,最后获得孔子之真传。我不知范浚看到了没有?我想他一定是看了,但可能忘记了。
本文不想去探讨学术传承与道统之别,单就韩愈“孟轲师子思”作一说明。据后人考证,子思虽是孔子的孙子,但不是孟子的老师。换句话说,孟子只是受业子思之门人。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是因为孟子和子思在时间上不对接。
《孟子评传》(杨泽波著)上提到――明代焦竑(hong)《焦氏笔乘》卷三“孟子非受业子思”说:《史记》载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不察者遂以为亲受业于子思,非也。考之孔子二十生伯鱼,伯鱼先孔子五年卒。孔子之卒,敬王四十一年,子思实为丧主,四方来观礼焉。子思生年虽不可知,然孔子之卒,子思既长矣。孟子以显王二十三年至魏,赧王元年去齐,其书论仪、秦,当是五年后事,距孔子之卒百七十余年。孟子即已艾,何得及子思之门,相位为授受乎哉!
据百度相关资料说,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终年八十二岁。而孟子的生卒时间,史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约前372年-前289年,因此不可能有交错机会。
陈水河整理于2018.9.21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