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词、佛与悟——读叶嘉莹《荷花五讲》有感
作者:越予
在传统中国文人的心中,草木虽为物却亦有情:“一花一木总关情”。生于荷月、小名荷花的叶嘉莹先生就对荷花有着不一般的情感,而由此带来的因缘际会更让人唏嘘感慨。合上《荷花五讲》,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荷花的美丽、诗词的点滴、佛性的启迪、人生的感悟等等都在我的心田荡漾,泛起阵阵涟漪。
叶嘉莹先生的著作雅俗易懂,往往可以带领读者进入艺术欣赏的国度,许多人就是因为读了叶老的文字而爱上了古典文学;许多人更是在目睹了讲台上叶老精神矍铄的风采,才相信了“美人不会迟暮”的神话。然而当我读过《荷花五讲》才明白,在她渊博的知识、优雅的仪态之下却有着坎坷的过往。我想,能带着近90年的沧桑与坚忍走到今天,正是古典诗词给了她力量。而与荷花有着不解之缘的她,正是沾染了荷的灵性,才能在古典诗词的海洋中恣意遨游,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性又让她修心后得以感悟人生。叶先生恰恰是借助了花与词、佛与悟度过了她此生的忧患、获得了心灵的疗愈,且以此谱写出了自己真实而审美的一生。
本书共收录了叶先生围绕荷花展开的五次演讲,以此展现了叶嘉莹先生不平凡的一生。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叶老先生丰富的内心世界:荷花、诗词、佛悟,这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需要我们去慢慢体会。
花与词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然而于叶嘉莹先生的心中草木虽为物却亦有情,一花一木皆有世界也。她对古诗词的体悟与喜爱正是从爱荷而来。叶先生缘起缘落的一生似乎也与荷花时时相伴。荷花启迪了叶嘉莹的孩童时代,让她从小就与古典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的古诗词,包含了中国古代众多文人骚客的品格、智慧与修养。那些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篇章,都蕴藏着诗词作者美好的灵魂与愿景。古语有云:“诗言志,诗言情。”我对古典诗词的印象也大抵如此,诗歌曲辞多为抒情达意之用。很惭愧是,对于古典文学,我缺少了那种真挚、深切的热爱。
生于1924年的迦陵先生始终用生命在感悟古典诗词,她一生的使命就是为了传承中国古典文化,向人们诠释古典诗词中所渗透的那种感发生命、生生不息的力量。且不论理论研究、诗词创作,单就教书育人而言,叶先生就为祖国培育出了无数人才,如今九旬高龄的她仍执着于讲台,为传播中国古典文化做着贡献。一辈子和诗词谈恋爱的叶嘉莹愿作古典诗词的摆渡人,她曾坦言:“我之所以这么老还在教书,是因为中国有这么多宝藏,但现在的年轻人走不进去,如入宝山空手回,这是年轻人的悲哀。”
《荷花五讲》一书以荷花为线,通过围绕着荷花展开的五次演讲,记述了作者一生与中国古典诗词为伴的经历和与佛法不可思议的殊胜之缘。虽然只有薄薄的一小本,但文字优美,读来诗情画意、唇齿留香。合上书本,叶老先生的一片赤诚“诗心”最让我动容:学诗、论诗与教诗。痖弦曾这样形容叶嘉莹:意暖而神寒、空谷幽兰一般的人物。这样美好气质的形成与叶老先生从小所受的教育息息相关。小时候的叶嘉莹在老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长大,深而封闭的庭院于她而言却是个幽静、自足的小世界,小时候的她日夜与修竹、菊花为伴,慢慢养成了内向文静的性格。再加上书香世家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让她能沉下心来去感悟古典诗词的美好。考入辅仁大学后,她更加珍惜自己所受的国文教育。即使是后来经过颠沛流离终于安定下来的她,仍能对诗词抱有十分的热情。这位走过了世纪之交的九旬老人,毕生都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她在古典诗词的“品评论”上更是驰名中外的研究大家。在阅读完《荷花五讲》后,有感于叶老先生治学之严谨、论述之精妙,我又翻阅了她的另一本关于唐诗论述的著作。我发现叶老先生品评、分析唐诗的几个绝招,可以用于日常的诗歌及古文教学。如:介绍古文文本背后的故事,品读深入文本,追溯汉字本源理解古诗词句、善用比较法品味诗词气韵等。
峥嵘的《诗品》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就深得叶老的心,叶先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早已融进了血液,是这些古诗词支撑、滋润、孕育、成就了她。诗歌带给了她无限的欢愉的同时,叶先生也用自己一生的深情回馈于它。她曾先后任教于台湾大学、辅仁大学、南开大学等,六十多年教学不辍。经历过战乱、动荡、流离失所的叶老先生曾感言:“我平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但教书育人却是她今生的执念。“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无论多苦多累,一旦站上讲台就神采飞扬。同样身为教师,叶老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勤奋着实让我汗颜。“她能在一堂课中以珠玑般优美的语言,条理清晰的讲解,使学生在高度审美的语言境界中,忘我地随着叶教授在中国就是此巍峨光辉的殿阙中,到处发下艺术和文学之美。”观之叶先生,我发现自己在古诗词的教学中缺少了一种“兴发感动”的情怀。连自己都做不到真正地从心底热爱古典诗词,又怎么能让学生喜欢?就在过去这一年的教学中,我过分注重于对文本的理性分析、词句的古今对译,而感性体会这一重要的一点却被我忽视了。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我也深感,学生难以从古代文言与诗词篇章中找到情感共鸣,正是因为在古代诗词曲赋的作者与现代的自己中间间隔了太多,而这也恰恰是我所需努力的地方。
佛与悟
回想那些个留过洋、走过民国、跨过新中国的女子,大多有一种非凡的气度与学问。生活在21世纪今天的我们爱慕、尊敬、崇拜她们,多因为她们的睿智与学识。但在这些众多名媛才女中,叶先生却更加伟大。比起我们往常看到的一些饱经风霜的女子,她的人生经历要坎坷的多。不同于家世与婚姻都十分完美的张允和与杨绛,她的情感生活与诗歌的美丽清甜浑然无缘。她1948年结婚,其后不久随丈夫前往台湾自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生。1949年丈夫被捕,叶嘉莹受牵连也被关押。她不久后获释带着孩子投靠亲戚,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三年后丈夫出狱但性情大变,脾气暴躁没有工作且动辄大怒,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她的身上。
今天的我们以读者的身份旁观叶老先生的这段时光,很难想象那时她的辛苦与无助。叶先生是要靠自己吃苦打拼养家糊口的人,那种苦楚只能自己一个人承受:流离的苦楚、生计的艰难、病痛的折磨、感情的压力。此时她的生活昏暗阴晦、浓愁悲绪难以消散,孤独、绝望、无助让她随时都想结束自己的生命。那段艰难的岁月,是叶先生钟爱的古诗词稀释了苦痛,给予她精神的安慰。苦难非但没有打倒她,还让她的生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叶先生从诗词中体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性与禅性,并将其融于自己的生活之中从而带了身心的和谐平静,这也是我读完这本书后最深的体悟。
叶先生在《荷花五讲》中讲荷花讲诗词,更讲与佛法结缘的一生。佛教传说中,佛的每一个毛孔都现着一朵莲花,每朵莲花亦现着一尊佛身,莲花与佛之间有着冥冥的关联。1943年在听完一位禅师的佛经讲座后她这样写道:“一瓣心香万卷经,茫茫尘梦几时醒。时序晚,露华凝。秋莲摇落果何成。人间是事堪惆怅,檐外风摇塔上铃。”因秋荷的零落思考人生的价值,叶嘉莹自此与佛结缘。叶嘉莹的一生就好比荷花的一生,荷开、荷艳、荷落于她是青春的记忆,亦是佛性的启蒙与顿悟。
2013年11月的一天,我到天津的南开大学看望老同学,有幸听到叶嘉莹先生的演讲,依稀记得演讲的题目正是《我与莲花及佛法的因缘》。我原本认为,一个人自小与佛法结了缘的人,日后便阿弥陀佛,看破红尘、化业消孽、万念俱灰;前世行有恶果、心藏恶孽,一旦觉悟,遇见人就会讲等待来世、期待后身、心灵归宿、修福修慧……但让我十分以外的是叶先生讲的是却是她的悲惨身世,她一生羁绊却生活的坚韧而顽强。青年时代亲生母亲死在火车上、丈夫被捕入狱,人到中年后女儿女婿遭车祸身亡。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噩耗全都压在了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身上,那肩上所承担的伤痛沉重无比。面对一个个天灾人祸,她做出了怎样的回应呢?引用叶先生的原话:“也许我写的诗词或者论文,你们觉得也还有美的地方。可是我那一柱鲛绡,我是用多少忧愁和困难织出来的?海里的鲛人泣泪成珠,织成美丽的鲛绡,那是世界上最轻柔美丽的丝绸。”
九旬老人,一站一个晚上,兴致极高,令人钦佩。那一个晚上,南开的大礼堂里座无虚席,人头攒动,连走廊里也加满了折叠椅。如今忆起,也难以忘记那时听众群情振奋、兴致高昂的脸庞。旁人在大礼堂里听得痛快、唏嘘不已,我的内心也波涛汹涌。我从叶先生悠扬、飘忽的北京腔里,听不到哀伤,她将挥之不去的哀伤转移成为“滋兰”、“芳菲”、“雨重”、“风多”、“柳为谁青”、“花为谁娇”、“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妙音声鸟号迦陵”、“惭愧平生负此生”云云,莲花诗词优美、空灵的意境一直贯穿了演讲的始终。面对生活的不易,叶先生从诗词中找到了佛性的开悟。她让自己释怀的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我感到了内心澄澈的力量,只要内心纯洁,我们就皆不会为外物所动。感触最深的是叶先生填的一阕《踏莎行》:“一世多艰,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里。……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这心境我虽学不来却着实十分向往。
水虽柔弱的,却明澈而坚忍,那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叶先生就像水,从她的身上,我感悟到了诗词之美,更看到了花与词带来的佛性的开悟,她传递了一种像水一样柔弱却坚忍的力量。我合上书本,庄重地对这位百岁老人轻道一声: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