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ro —
前文答疑 | 练琴是在练什么?中剖析了练习的原理:通过重复激活特定的神经回路,使神经回路中的神经元被髓鞘包裹,从而加快了电信号在神经元中的传递效率,固化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使信息可以长久的留存在大脑之中。本文则着眼于练习的效率,探究一下高效练习的特征。
正文共 2002 字 / 4 图,预计阅读时间 8 分钟
对于高效的练习,当下较为公认的方法称作刻意练习。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06年由 K. Anders Ericsson 提出,后因 Anders Ericsson 与 Robert Pool 合著的畅销书《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被世人熟知。依据书中对刻意练习的解读,结合我自己的认识,下文将从目标、挑战、专注、反馈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 目标 」
高效的练习建立在一个明确的目标之上,目标是由目的与标准相加得来。遗憾的是,大多数人认为的目标却只是目的而已。例如:练熟某首歌曲、掌握音乐理论、学会如何扒歌……虽然这些目的确立了练习的方向,却缺少一个明确的标准——怎样算是练熟?掌握?学会?
如果将练习比作一次远行,目的便是指引方向的灯塔,而标准则指导着前行的步伐。例如:连续弹奏3次不出错、记牢各类三和弦的构成音、听得出调性内的和弦进行……这些标准指引着前行中的每一步该如何落脚。
条条大路通罗马,对于一个目的可以有多种标准。例如,熟练的标准既可以是连续弹奏3次不出错,也可以是二倍速度不出错,甚至可以是在他人干扰的情况下不出错……标准越明确、越多元,步伐便越坚实、越强健。
目的指引方向,标准指导前行,两者缺一不可。从练习的原理上来看,明确的目标令练习时激活的神经回路更加精确,髓鞘的生成更有针对性,效率自然得到了提高。
「 挑战 」
在得到了明确的目标之后,要评估这些目标是否具有挑战性。对于挑战,Noel Tichy 提出的行为改变理论做出了更为形象的解读。他将个体的学习行为从内向外分成了三个区域——内侧的舒适区中的知识或事务过于简单,使人觉得放松、无感、甚至无聊。外侧的恐慌区中的知识或事务过于困难,令人产生担忧、焦虑、甚至恐慌。而位于中间的学习区中的知识或事务难度适中,具有一定挑战,使人兴奋且有掌控感。
本能使然,大多数人是更愿意瘫在舒适区中的。但若只是做力所能及之事,便很难获得提高——出租车司机开了那么多年,也成不了赛车手。(当然,复习舒适区中的内容也很重要,但其意义更多的在于不退步,而不是求进步)。然而冒失的进入恐慌区也不是一件好事,负面情绪带来的挫败感,很容易浇灭练习的热情。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使练习的难度保持在学习区之中,既有一定的挑战,却又不会被击倒。从练习的原理上来看,处于学习区时恰当的挑战感,使练习对神经回路的激活始终超出阈值,令髓鞘的生成不会因为刺激的强度不足而停滞。
「 专注 」
视经验的多少,挑战的难度既可以事先判定,也可以在实践中确定。但无论如何,练习时一定要专注。在我之前的教学经验中,有这么一类典型的学生——听话的很,让练什么就练什么,让练多久就练多久,却在每次回课时都没什么进步。若是问起怎么练的,往往答道:一边练琴,一边看电影、看美剧、看直播、看综艺……
三心二意与一心一意的区别自是不必多说,当下这个时代的诸多诱惑更是无需多言。但是,若想高效的练习,专注并不仅仅是在练琴时不做其他的事,而是要在练习中有意识的留心每一个细节。避免出现看似在练,但心思却是早已游离到九霄云外了。
专注能提高效率道理人尽皆知,便也只剩做到与否的差别了。从练习的原理上来看,专注的状态使得练习能够更好的激活特定的神经回路,而不是在分神时激活了其他的神经回路,从而使练习的效率大打折扣。
「 反馈 」
若是在练习时既有明确的目标,也有专注的状态,便能在练习的过程中得到来源于自我的反馈。当然,反馈也可以从他人处获得——例如老师、琴友,或是听众。但这样的反馈往往是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之后获得的,更多的作用于动机的加强,而非效率的提高。
绝大多数情况下的练习是不存在他人的,所以在练习时自己给予的即时反馈更为重要——既可以立即使错误得到纠正,也可以及时的评估掌握的程度。一个值得分享的经验是,在学生回课的时我都会问上一句:练得怎么样?那些回答“还不错(或者更好)”的学生基本上练习的效率都很高(若是排除那几个自我认知失常的自大狂,便可以说成是全部了)。
自我反馈的能力,基于在学习的时候建立了正确的心里表征——即是在学习时要知道什么样是正确的,才能在练习时有了反馈的基准。从练习的原理上来看,反馈使得练习可以激活正确的神经回路,避免髓鞘包裹了错误的神经回路,形成了不良的习惯。
综上所述,高效的练习基于以下四点——首先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即有目的,也有标准),其次目标要有一定的挑战(位于学习区内),再者要保持专注的状态(有意识的留心细节),最后自己能给予反馈(即时纠错,及时评估)。
愿诸位事半功倍,琴艺大增。
— Outro —
撰写 / K先生
配图 / K先生
排版 / 小钢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