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星明鉴
在前两篇关于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文章中,第一篇文章中,我系统性地介绍了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最终目的,教大家以终为始,清楚入职培训目的与意义后,才能知道入职培训该怎么做。
这也是我本人的一贯风格,当然也是我做培训工作的指导性原则。
我始终认为给成人做培训,一定要先给讲清楚WHY,才能让学员愿意静下心听WHAT和WHY。
在第二篇文章里,我讲了入职培训应包含哪些模块,算是承接第一篇的内容,用这些模块的设计去承载和实现入职培训的价值和目的。
在这一篇,我会讲入职培训各个模块应怎么设计,才能让学员更愿意参加。
(一)积分的设计
只要是超过2天的培训我都建议采用积分制,这也是我在辅导培训从业者一直强调的事情。
2天及2天以上的培训项目,如何始终保持学员积极的学习投入度,我觉得靠两个设计,一是积分制,二是学习小组制。
想象一下你打游戏的时候,为什么大家容易对打游戏痴迷?
因为游戏中有一种即时反馈机制,即只要你完成某一项任务,你的经验值会即时涨上来,而且不停还有升级的刺激。
在培训中设计积分制,其实也是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每当学员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后,立即就能获得相应的学习积分。
当然,除非你们企业有先进的积分系统,否则作为学习运营者就应该要定期公布积分情况,及时给学员积分的反馈。
这样才能不停地激励学员们积极参与学习任务的完成去赚取积分。
积分的设计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在于学习项目运营者对培训整体的认知和引导。
比如你可以设计:出勤签到一次积2分、完成线上课程学习后心得打卡的一次积3分,课堂上参与互动一次积1分……
下方是我曾设计过的一个积分规则,贴出来给大家参考:
(二)学习小组的建立
一般与积分制搭配使用的是学习小组制。学习是逆人性的事情,那怎么给学员压力,让大家高投入度地学习呢?我的经验是建立学习小组。
小组的优点是利用团队的人际压力,督促每一位学员按时出勤、完成作业和各项学习任务。
如果把个人积分也换算到团队积分里,这样学员个体就会受制于团队的压力,而“不得不”按照学习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关于学习项目如何运营,让学员的参与度和投入度才会更高,我有一套系统的实操办法,希望更进一步学习的同学可在下方留言或后台私信。
学习小组建立,大家可结合我们入职培训系列文章的前两篇。
很多朋友参加了培训看到别人建立学习小组,他回去也学着给学员建立学习小组,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建立学习小组,这就没有掌握到学习小组的精髓。
学习小组一般在开营的时候就建立,一是能帮助学员之间快速熟悉,建立安全感;二就是借助小组的力量,大家互相督促,更好地参与学习。
(三)课后测的前5名
听过我讲培训的同学,一定记得我对课后测的重视。
大家都在说培训效果不可测,想着怎么才能证明自己做的培训有效果,这个话题是培训界的终极命题,我其实在我一篇文章里讲得很清楚。
一句话,与其证明,不如增强。证明培训效果的意义是什么?当你知道你用课后测考试,学员就会更严肃地对待培训、更认真的做好笔记、更深刻的记忆知识,这时候你管什么培训效果评估出来是多少,你只管用课后测去让学员们做就好了。
有同学问我:老师,你说成人了还给他们考试,这种方式是不是大家都不太接受?
其实没有什么接受不接受,我分享两点帮助大家看透这个问题。
首先,学习本来就是反人性的事情,坦诚来讲,本质上没有多少人喜欢主动学习的。
所以只要课后测能提高大家对培训的重视,能帮助学员把课程重点再“加固“一次,我们作为培训管理者就有理由去应用课后测;
其次,课后测虽然形式确实是考试,但只要你设计得好,考试也能让大家乐在其中。
比如你可以先把课后测做成电子版,学员扫码答题,提交后就能显示成绩,对于前五名考满分(或者考95分以上的,视现场情况决定)的学员,现场给他们加个人积分5分,这样你放心,学员们考试的投入度堪比高考。
有同学说不至于吧,我告诉大家,只要你把培训的场域建设到那一步,你就能明白,其实学员不是不爱考试,是不爱参加你设计的考试。
其实前面分享的这三点,你不光可以应用在入职培训里面,也可以应用在其他类型培训里面,效果同样不错。
(四)参观式学习很重要
我一直倡导把对企业的参观和介绍加到新员工入职培训里,这样的形式非常好。
带着学员边走边参观企业的各个角落,让大家熟悉公司的各个地方,尤其是一些企业特有的东西,可以延展开来讲一讲过去的历史。
你想象成这批学员是某大客户的代表,现在公司派你负责接待并给客户介绍企业,这样你就能极力把公司的介绍做好。
当然,最好的是能有一套最恰当的、相对稳定的介绍内容和参观流程,这样每期新员工入职培训,你都可以给学员设计参观的环节。
这样的形式比起你用PPT介绍企业,学员一定更喜欢形式更自由的参观。要知道,让学员动起来,参与得更深度,学员的学习体验就会更好。
如果你能把这篇文章里讲的这四点,加入到你入职培训的设计里,相信你的入职培训一定会对学员更友好,大家更爱参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快去想想如何在你们企业里落地吧!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