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金丝楠心/ 图片:Leo
存在主义讲,
死亡、孤独、自由、生命的意义,
既是存在主义的四大终极关怀,
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的生命课题。
直面死亡会引发焦虑,
却也有可能极大地丰富你的整个人生。
——欧文.亚隆
这几年,不经意中,总会想起生与死,生命的来与去,不是因为我很老了,相反,我感觉到这是一个每个成人都可以去思考的问题。越早思考越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找到自己存在的方式。
在中国的民间文化,死亡是一件很大的事,有时比生还隆重。有人说清明节是华人对死亡集体潜意识表达的仪式。死亡的仪式本是安慰在世的人,但也时常演变为身份的象征,生前自认身份贵重的,死后占地也要大过别人。特别在农村,对死亡的表达很神秘很易激发人的恐惧不安情绪。
我第一次直面死亡是在我约十一岁时,家族里一位至亲的长辈突然去世。这位长辈对我很慈爱,每次去他家,他会煮上海鲜,我啃海鲜他吃酒,一老一小度过温馨时光,这是他留给我的美好回忆。然,那一夜见到冰冷的他,我记忆中是一对发黑的脚,当晚我是发着抖回家的,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死亡,极为恐惧与阴暗。之后很多年,对死亡都是黑暗的感受。
多年前,送别一位英年早逝的朋友,记得回来之后身体也是冷了好长时间,对死亡的感受没有因为长为成人而有所变化。
好几年前,看望一位临终的同龄朋友,在与之告别时,TA拽着我的手,紧紧地握住不放,脸上笑着说再见,手却拖得更紧,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生命的尾声如此地近,朋友对生的极度渴望与留恋,那感受是相当强烈的,以至于我那个当下不知不觉地跟随TA的频率,体验着生与死的冲突和冲击。接着十几分钟中,我随心性说了一些属于我也不属于我的话语,然后,朋友松开了手,我们就此告别。那感觉一直都很深刻。
之后我很平静,从小以来对死亡的恐惧没有像以往一样浮现,阴暗的感受还在。我如常地生活,几个月后,我发现自己的行动力变强了,更多的积极与希望感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对死亡的恐惧与行动力变强,这似乎是不相关的两件事,实际上有密切关联,当我从朋友身上体验到对生命的眷恋,是触发了我从第一次接触死亡之后内心最深的恐惧与焦虑,所以我才会在当时跟随TA的状态去感受死亡的来临,这是我的心灵转化一个契机:直面生命的逝去,从极深的阴暗中变为真正的积极,从心理的无意识层面接纳生命最黑暗的部分,接纳生命会消失的真相,如此,生的力量也一并流动起来。那时候我只知道我经历了一个事实,却不曾想到直面死亡能有如此的力量。
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就越强烈;
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也就越害怕死亡。
——欧文.亚隆
充分地体验生,是我由死亡事件中激发的积极面。我也发现这是一个内化了的积极,不单停留在积极的想法。
积极的行动有这么些现象:
1,开始为活出自己寻找合适的路径。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姿态,找到便好。
2,更多地处在静心中,可以随时对自己保持足够的觉察,从中看到自己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而活,时间用在哪。换句话说:我变得清醒。
3,面对现实。
存在主义是这么解释面对现实:指人与物质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它不仅包括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言行,还包括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真实挑战、客观局限及在面对挑战和局限过程中所采取的应对模式。
我,在这期间,面对现实的实际转变就是不再回避现实中我不愿意接受而忽视或搁置不理一些事实,不再只是选择性地接受我可以接受的解释或信息,我由之前对愿望的关注转变成:我为我想要的愿望做了什么?我每天都在为愿望排除干扰并精进吗?
4,带着觉知生活在每一天。此间最重要的是,我做到了带着觉知做各种大大小小的选择,保持觉知和警醒,观察自己每天如何构建我的生活和人生的每个当下,我是如何存在着,有没有向“我想成为自己喜欢的那种人”这个愿景不断行动、化解阻碍、为之付出、努力奋进。
就这样,由死亡体验而生的积极,悄然改变、优化和更新我的生命品质。好些年下来,结果是:我做了人生中一些重要的抉择与转变,我更忙了,却收获更多的自主时间和自由的心灵空间,后者焕发我生命很强的能量。当我能够自由地存在,我便看清束缚与阻碍,最大程度地解放我的生命,让之流动和创造。
无论死亡是什么,我们在有生之年都必须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生存。——阿德勒
在心灵成长学习中大都要用到一个方法:在冥想中观呼吸,由观呼吸得到静心,得到观察力,进而得到洞察力,洞察生命的真相。
原因很简单,每个生命生下来第一件事是先吸一口气,然后才开始哭或其他的;当生命离开的一瞬间,最后一件事不是交待余下的钱怎么用,而是努力地呼出最后一口气,便逝去。生命在一吸一呼中完成一个旅程。然而,呼吸几乎是人们忽略的事情,习以为常,像空气存在一般觉得理所当然。如果你有过学游泳或溺水的经验,一定体验过呛水无法呼吸的窒息感,那一刻,恐惧也伴随而来,当呼吸恢复正常,恐惧只留下回忆,回到理所当然享用呼吸的日子。呼吸左右生命的安好,也很容易让人漠视它。
我想练习冥想呼吸的意义,是让人觉察自己与呼吸同在,在一呼一吸中释放各种情绪,体验自己的心理感受,明察内心,清晰自己的生命状态。
“我在呼吸中,此时此刻我与我的身体正在呼吸。”从中可以看到自己在生命的一呼一吸的旅程里做了什么,如何生存,如何表达,如何存在,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想,充分而敏锐地感受生命的呼吸,尽情而完整地活着,这样,才能死而无憾,坦然地面对死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