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玄柯
来源 | 终身学习布道师 (公众号:终身学习布道师)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作者提到的第二个习惯就是:以终为始。
但是,我们也经常能听到一个说法:以始为终。
到底哪个说法是正确的呢?我觉得可能很多人都理解的有偏差。
我的理解是,这两个说法都可以解释的通,关键是它们存在一个次序逻辑的问题。
你需要先以终为始,然后再以始为终。
以终为始
想象一下,你现在要盖一栋大楼,你会怎么开始?
你如果跟你的工人说:“兄弟们,跟我上,干起来再说!”。
我估计工人内心肯定是崩溃的,到底让我咋干嘛,说清楚。
所以,盖大楼一定要先设计:主体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等,同时你还需要出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
一切都计划完成之后,才能正式开工。
这就是以终为始。
也就是说,做一件事情之前,你心里一定要有那个“终”,你才知道应该怎么“始”。
当你心里有了那个“终”之后,你还需要做好另外两点。
第一是你需要围绕这个“终”,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一步一步,循序渐进,能让你不断的靠近这个“终”。
第二是你要有自己基本的行为准则,或者叫底线。你不能很轻易的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别人跟你说,外面的风景好漂亮,快来这里看看,你不能嗖的一下子就跑过去。你需要遵循自己内心的准则,坚持的走在自己以“终”为核心的道路上。这样你最终才能成功到达预设的终点。
特别喜欢最近看过的一句话:放心,通往成功的道路一点都不拥挤,因为多数人都让自己走丢了。
以始为终
你读到这个词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这个词不同的人理解会有偏差,关键是看你理解他的心态是什么样的。
一种解释是:“将开始作为结束,不需要去追求任何改变”。
比如:“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那么我将一直贫穷下去,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这显然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思维被固化。
另外还有一种解释是:“将自己开始时的那种激情、目标,一直保持到终点”。
比如:阿里巴巴在成立最初就确定他们的核心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所以它们后来不管是做淘宝、支付宝等等都是围绕着“让交易变的足够简单”这一“始”的初心。
相反,现在很多公司在不断壮大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将创业时的使命感和价值观抛之脑后,做出的产品越来越臃肿,丢失了最核心的东西。直到有一天,栽了跟头才会察觉到,原来自己已经偏离了最初的航道。
我更倾向于接受第二种解释,也就是:我们需要常常复盘,让自己不要丢了初心,不偏离“终”的航道。
逻辑问题
我觉得理解这两个词是一个逻辑问题。
首先,你需要以终为始,找到自己的“终”,然后制定详细的计划和目标,让想法具有可操作性。
当你开始朝着“终”前进之后,你就需要以始为终。
要进行阶段性的复盘,总结最近的得与失,看你有没有丢失宝贵的初心。
这能确保你能将“始”的激情、目标感,一直坚持到“终”。
所以总结来说:做一件事情的成功=以终为始+以始为终。
写在最后
这篇文章想分享给大家:
- 以终为始是做一件事情之前要有目标和计划。
- 以始为终,我的理解是你需要保持自己的初心,一直到终。
- 成功=以终为始+以始为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