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成因》教学反思
1.导入
风无形无色,无法捕捉,那我们能够通过哪些现象观察到有风的产生呢?
生:树叶摇晃,花朵摇晃,风车转动,水面起波纹……
吹风机吹头发,空调的风,电风扇
师:刚刚同学们说到的,一类是自然风,一类是人造风,那么风到底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风的成因
2.探索
观察线香的烟的情况,思考有没有风
直接点燃线香,学生观察,学生能看到香的烟是直着往上飘的,说明没有风。
将风的成因模拟箱内的蜡烛点燃之后,再将线香点燃放到箱子的洞口处,观察烟的走向
学生观察到烟是先横向向右飘动的,再往上从上面的洞口逃走,说明点燃蜡烛之后,烟改变了流动的方向,说明空气会流动。
结合上节课的热气球,学生知道箱内空气受热膨胀变轻,所以会向上升。但是不知道烟为什么还横向流入箱中,向学生讲解,因为热空气上升之后,冷空气要填补热空气逃走之后留下的位置,所以会向右飘。
所以风之所以能够形成是因为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去填补位置形成的,也就是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大自然的风是怎么形成的,大自然的“蜡烛”又是什么?学生很快想到,大自然的“蜡烛”是太阳。当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填补位置,从而形成了自然风。
反思:
(1)观察之前,没有多强调,烟飘得直与否,与是否有风的形成有关,“脚手架”搭建不够
(2)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说,比如引导学生来说,烟的方向就是空气的流动方向
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纸箱和用来演示的塑料小盒子都很容易被箱内的高温烧坏,没有想到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