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接到朋友电话,因为年底考核排名位置不靠前,领导略有微词,心情不太好。这个朋友工作5年已经是科室负责人了,在我眼里是妥妥的业务能手,拍视频、写文章、沟通工作、节目策划样样都做的非常好,简直就是浑身武功的孙悟空。就是这样一个超有能力的人会感觉到自己在单位有点不受领导待见,我有点理解不了。
担心手下的人太优秀抢了领导的风头吗?之前她的部门长现在的分管领导对她很苛刻,其实一开始还好的,当她的工作得到的更多领导尤其是单位一把手领导肯定,有工作不通过室主任直接安排给她以后,慢慢就变了,她感觉自己被边缘化,很多工作想做,做不了。她试着和部门长沟通,想知道问题出在哪,但这种尴尬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缓和。我们几个走的近的朋友聊这件事,认为有可能是她太优秀了,部门长觉得自己被比下去了,没了存在感,心理失衡。想想自己手下有这么优秀一个人,大家都只看到她,忽略自己确实有点难受。但是反过来想,部门长不就应该做好统筹协调,把每个人的优点特长调动起来,提升整个部门的工作业绩吗?所以,手下要是有能力的人,应该好好培养,给她施展的平台,而不是让她觉得处处受限。至于会不会翻上去成为自己的领导,也没必要想那么多,没有谁规定你一定要比手下的人强,也没有说手下的人以后不能成为你的领导。在其位谋其政,做好自己最重要。
一直挑刺,是想给她压力让她更快的成长吗?最近她策划了一台单位元旦迎新晚会,节目单发给我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设计的很好,很有想法,一台晚会从人员组织,到节目编排,到请人指导,诸多细节她都自己一一考虑到位了,晚会办的非常成功。今天上级考核名次大概定了,她们单位排名不靠前,领导说,晚会办的很好,但是筹备晚会疏忽了主责主业,还怪她太年轻,脾气不好,没有好好跟上级领导对接,才导致排名不理想的。因为我们都是同一条线,我很清楚,这不是她的原因,单位整体排名不是一个科室的工作决定的,是整体业务的考核。各家都在创新创优,家家工作有亮点,就看谁家做得更好。面对领导这样的甩锅行为,真的让人很心寒。其实我们都希望,领导的微词是为了我们跟好成长。逆境确实能激发更多的潜能,但是顺境就不可以吗?明明领导可以正向引导,多家鞭策,偏要总说让人没信心的话,让人揪着心继续努力。我也尝试换位思考,确实存在现在有些年轻人哄着做事不管用,一定要压着做,自己觉着自己了不起。我这个朋友为人还是比较低调的,也比较会做人,领导也许就看中她有潜力,一直在“培养”她吧。
一样的工作,她的压力比我大得多,我感觉我这只菜菜鸟的压力在她面前简直太low了。尽管我也有很奇葩的领导,但是至少目前不会直接影响我的工作心情。如果能力强也是一种错,就错在,强者总是不自觉的承担了更多。就像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压力越来越大,然而这就是成长道路应有的样子。我和朋友都认为,我们自己要摆正心态,把所有面对的困难当成是一种考验,不管是工作能力还是心理抗压能力都是一次磨练提升。拼到最后,看的是格局,不能因为一时的实意丧失了前行的动力。相信我的朋友一定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出更多亮点,我要继续向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