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网络流行语叫“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人们常常用这句话来自嘲有钱人的生活超出了我们普通人的想象,但现实远比一句玩笑话更残酷。先让我们来客观地看待贫穷的具体指向,构成人的两个重要元素就是精神与物质,物质是维持人的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精神是指人的情感、意志等生命体征和灵魂状态。二者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这也就是哲学理论上的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因此,在说到穷人为什么更容易踩坑时,我们就需要分别从物质贫穷与精神贫穷两个角度来探讨。
物质贫穷的坑是穷人很难爬出的深渊。教育是公认的向上流动的阶梯,读书是穷人以较低成本获得阶层跃升的途径。可对于绝大多数穷人来说,教育这条路并没有引起重视,更没有那么畅通无阻,而富人则更重视教育,也更容易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最近,女明星李湘在个人账号上晒出女儿王诗龄在英国看音乐剧《歌剧魅影》的照片,就拿出国这事情来说,很多人可能一生都没机会去国外看一眼,而王诗龄才12岁,已经在国外去生活读书了。这一切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望尘莫及,对于出身贫困的人来说更是难于上青天。
穷人与富人在接受教育的机会上,从来都不在同一条起跑线,对于所能接触到的教育资源,更是沟渠与海洋的天壤之别。穷人想要通过接受教育来改写命运相当不易,而越来越多的穷人看到的是更加快捷有效的变现方式——进城打工,这样的红利让穷人家的孩子更有可能面临失学、辍学,从而导致真正能够走到高等教育的人还是凤毛麟角。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就过早的走向社会,导致穷人的孩子还是社会底层,依旧贫苦。
由于身处于社会底层,穷人更愿意接受工资,而非创造财富。所有人都知道经商是最快捷的致富途径,但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很少有人真的想过要经商。而对于穷人来说,更不可能去尝试经商脱贫。主流扶贫政策长期致力于挖掘穷人做生意的潜能,但穷人似乎并没有明确表露出这样的意愿。因为摆在穷人面前的第一大难题就是没有启动资金,穷人只能一直经营利润有限的小本买卖,勉强维持生计还可以,想要借此发家致富却几乎不太可能。
当然,穷人也并没有那么渴望做生意,因为他们的生活充满了风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灾年的庄稼歉收、牲畜的病死都可能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艰难,他们只求安稳度日。穷人在各方面都是势单力薄,无法应对风险,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只能在灾难降临以后,用更高的代价去被动适应。曾有团队在全球不同地区的调查发现,相较于成为企业家,像教师、公司职员、护士这样稳定的职业才是更多穷人真正神往的好工作。穷人的思维里,从事这类工作能让他们过上中产阶级的体面生活,也足以摆脱眼前的种种困境。尽管如此,这些穷人眼里的好职业,也距离他们的生活十万八千里。
由于穷人物质条件具有局限性,他们看待事物的眼光比较浅,难以从长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无法花费更多的心思去认真改变命运,对于他们来讲,生存就已经很困难了,即使他们很努力地在工作挣钱,却难以逃离贫穷的本质。更可怕的是,他们对于金钱的渴望停留在眼前,他们急于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于是更容易被铤而走险的赌博、投机取巧的传销所蒙骗,陷入迷途。所以,穷人就像掉进了一个怪圈,那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马太效应,它指的是富人会越来越有钱,而穷人也将越来越穷。这是物质贫穷带给穷人的弊端,穷人很难翻越物质这道门槛。
如果说物质贫穷是难以爬出的深渊,那精神贫穷将是“穷人”无法逾越的沟壑。俞敏洪在《让成长带你穿透迷茫》一书中写道:穷实际上可分为物质财富上的穷和精神上的穷,一个人在物质财富上的穷,其实是相对容易摆脱的,人总有机会找到走上致富道路的方法。但是如果一个人在精神上很穷,并且不肯对精神世界进行改造,增加自己内在精神上的丰富性,或者培养对外拓展的勇气,就有可能真的一辈子穷下去。这就是比贫穷更可怕的“穷人思维”。人一旦产生了固有思维,就很有可能陷入一个死循环,从此永无出头之日。
以下几种思维模式,是精神贫穷的真实写照,大家不妨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
一是习惯用否定和消极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自卑自己是穷人,在别人面前,总觉得自己矮了一头。比如一个人遇到了难题,他的第一个想法是这太难了,我肯定不行。遇到这种否定性思维占据着一个人思维的主导地位时,那么这个人就彻底进入了穷人思维状态,穷人或者穷人思维的人,不是说没有钱或者挣不到钱,而是从本质上否定自己挣钱的能力,让自己哪怕能够成功的事情也会错失良机。这是因为穷人长久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遭遇着物质贫困,时常被他人看不起,内心的自卑感让他们对自己有了我不如人的定义,久而久之就真的处处不如人了。
二是安于现状,不敢冒险,穷人思维的人更愿意接受温水煮青蛙的状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想太多就叫不知足,这是一套他们用来自我安慰的麻痹理论。穷人受物质因素所累,所见所闻都非常的有限,他们一辈子待在一个小地方,甚至几代人不曾有所改变,被小环境所困,无知无畏,很难提升自我,然后一辈子平平庸庸。就像明知道翻过眼前的高山,就能欣赏风光无限,但穷人却很难翻山越岭只为一览众山小,对他们来说,翻越高山是一种困难,在山间遇见的野味或者草药才是能够贴补生计的财富,而再美丽的风景对他们来说太遥不可及,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穷人思维,叫做认命,穷人更容易接受眼前的苟且,而诗和远方是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
三是穷人秉持怀疑一切的态度,对身边的人和事充满猜忌,而且常常自我怀疑并陷入纠结,以至于浪费了很多的精力在毫无疑义的事情上。小事纠结,大事糊涂,是穷人很常见的表现,他们认为社会复杂,身边的人只想占便宜,于是他们得出结论就是不要相信任何人,减少人际交往,或者不要发生任何利益关系,长期下去,他们不要说人脉资源,恐怕连朋友都没有几个。这是因为穷人在长期的物质贫穷下形成了过度的自我保护机制,他们舍不得一丝一毫的退让,对于利益是锱铢必较,很难与他人合作,达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综上所述,穷人思维比穷本身更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仅仅会纠缠在穷人身上,任何人都有可能会被附体。贫穷和苦难并不可怕,也不是导致人生悲惨的核心原因,导致人生悲惨的核心原因是,当人顽固地坚持着错误的想法,并认为它是对的,这就是精神贫穷的致命点,也是穷人一直穷,且穷的稳定的主要原因。
最后,借用北大第一任校长严复先生的话与大家共勉,“物质的贫穷,能摧毁你一生的尊严,精神的贫穷,能耗尽你几世的轮回。”物质上的贫穷不过是三餐四季的粗茶淡饭,精神上的贫穷却是一生一世的毒瘤,愿你我都能刮骨疗毒,跳出精神贫穷的深坑,做一个物质和精神同步增长的富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