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很多人都被这孩子唱哭了。
“隔壁邻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
王大妈的孙儿钢琴她过了十级
我爸战友的儿子一口流利的英语
我妈同事的女儿有深厚的舞蹈功底
听到这些消息我只能默默不语
你们的期待我都明白在心底
无忧无虑的日子已经变成回忆
晚上睡觉常常梦见做错的那道题
我拿着试卷不敢去签名
因为分数没到老爸的预期
......”
既然,没有人愿意孩子的人生是一场短跑,那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就是一句外行话。这个常识性的错误直到今天还有人在天天喊,多少家长被骗得焦头烂额,多少孩子被骗走了童年。
人生若是赛场,父母须是教练。作为教练,起码要把这三个问题先搞清楚。
第一,我们的孩子是什么?
假如他是男生,就不要让他在女队中跑。
假如他是摔跤手,就不要让他去比体操。
假如他是鱼,就不要让他跟猴去比攀爬。
假如他是鸟,就不要让他跟鱼去比潜游。
教练见刘翔是短跑运动员中跳得最高的,于是让他改练跨栏,这样才出的世界冠军。
第二,我们的孩子使命是什么?
不会讲相声的厨子不是好警察,
会弹钢琴的会计就是好医生吗?
如果人家是能给人带去快乐的小丑,为什么一定要去做外交官呢?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有使命的。使命就是人生的大方向,如果孩子必须去北方,你却添置最快的工具把人家往南方送,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下图是丁俊辉的早年成长经历,假如父亲丁文钧认为打台球只能是业务爱好不能着迷上瘾,一定要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公务员、考律师,并给他倾期所能地请家教、进名校,那我们就又少了一个宝贵的世界冠军。
第三,我们的孩子要什么?
小时候,孩子要一块糖,你却给他一个玩具。于是孩子手里拿着玩具心里却一直惦记他的糖。他扔了玩具要糖伤你,拿着玩具想糖伤己。
大点,孩子更享受做一个观众,为台上的人去鼓掌喝彩呐喊,你却一定要他上台去表演去PK,你享受他被万众瞩目被灯光照耀,可他在最亮的地方却找不到自己。
再大点,就是房子、车子、工作、婚姻,一桩桩,一件件,有强塞的,有强求的。明知孩子想要过一个策马奔腾看尽天涯的人生,也让他娶妻生子传宗接代;若是年过三十那简直就如热锅上的蚂蚁,只因他的同学的孩子都打酱油了他的表弟都结婚;手头有点资源的孩子没毕业就给他找好工作,等等等等。殊不知这些付出毫无价值。
即使要把人生当赛场,父母也要先学会做教练。因材施教,因势力导,辅佐孩子争取到他要的东西,而不是去操控他的人生。
本文作者:慈妮(终身学习者、实用心理学NLP践行者,美国双向养育践行者,美国正面管教践行者,快乐教与学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