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学校发来通知,如果孩子有哪方面的特长,并且在市级以上的比赛上拿过奖项,可以填报“申请特长生资料表”。
收到通知时,我没当回事。小朋友虽然练习了7年多的跆拳道,但在这方面也不算很优秀。结果放学回家后,孩子竟然主动问我他之前比赛拿奖的事,问我有没有帮他收好奖状,然后提醒我看QQ群里班主任发的通知。
他跟我说,以后如果还有道馆通知的跆拳道比赛,一定要告诉他,他都要去参加。
我听他一言一行,很认真的样子,当时就乐了。逗他说,为了让他参加比赛,我都是威逼利诱各种手段,他不情不愿地才去参加的,他都觉得我是一个坏妈妈了,老是逼他去做他不想做的事。可是这次学校评个特长生,就让他意识到有特长的好处了?
想起著名音乐人刘欢,在参加综艺节目《歌手》中后悔的说,他的女儿小时候对音乐的感悟力很好,也喜欢弹琴,但却因为懒,很少练琴。他和妻子信奉“快乐教育”,也就不去强迫孩子做她不喜欢的事。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又因为没有刻意地加强训练,孩子的领悟力和记忆力也慢慢消退。以前只要听两遍就能记下来的复杂的音程关系,现在是不可能做到了。
他不无遗憾地说,小时候没有强迫女儿去认真地学习音乐,浪费了她这么好的先天条件。
其实,如何让孩子把兴趣变成特长,关键在于家长的态度和坚持。
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著作《异类》中,曾提出了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即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绝不是因为他们天资聪颖,而是因为其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历经了至少一万小时的锤炼。
还没定性的孩子,可以有无数个兴趣爱好,但能成为将来在社会上立身之本的专业特长,可能只有一个。所以,孩子选定的兴趣要变成特长,就必须经过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必须不间断地去付出至少一万小时的汗水和泪水。
家庭情景剧《家有儿女》里,小主人公刘星曾经质问他妈妈,为什么小时候不让他学一样特长?他妈妈说,因为他怕吃苦,总是偷懒不想学,所以就随他选择不学了。刘星当时很生气地说:“你为什么不逼我学?我是小孩,我不懂。你是大人,难道也不懂吗?”
所以,家长们,孩子成长的路上,永远不要指望他们自己会去主动、自愿学习。想要让兴趣变成特长的一万个小时,该怎么坚持下来?只能靠你去逼、狠心地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