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 “最后一公里”, 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质效和温度的“神经末梢”。作为基层乡村干部,要把握好工作方向,勇于在急难险要的一线“战场”淬炼筋骨,不畏其烦,不畏其难。多同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从群众中汲取经验,真心实意地纾民困、排民忧、解民难,耐住性子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履职尽责,打好主动仗,才能练就一副敢啃硬骨头的“ 铁齿铜牙”,为民办好实事。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及“二十字”方针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继新农村建设战略后,着力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其目标在于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解决新时代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矛盾。二十大报告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体现的五大具体目标任务一脉相承、联系紧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重要方向,作为基层乡村干部,要紧盯重点,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基层治理亦如是。基层干部唯有在治理方向上领航、行动上把舵,才能增强群众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确保基层治理不偏向、不脱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政治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跟时代改革,把握工作方向,提升政治担当。练就能治理、敢治理、会治理的“强健体魄”,争做“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形象好”的排头兵。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治理的源头在群众,治理的落脚点亦在群众,基层治理不能政府干群众看,要回归生活共同体,从“政府独角戏”到“大家一起干”。建立网格小分队、志愿小队,将治理队伍融入群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做好典型培育宣传,开展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有效树立先进典型。
新征程上,基层乡村干部应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昂扬的斗志,把握工作方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砥砺前行。要相信,有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方向引领,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农民得到的实惠会越来越多,生活也会越来越殷实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