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阅读的主题是“家庭关系”中的“子女教育”,这个话题在第一次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提过一丢丢,今天就继续就本周的精读书朱迪斯·哈里斯的《教养的迷思》,来谈谈书中颠覆我们教育常识的观点吧。
这本书在讲你以为你自己知道的领域,但却是以一种完全不一样的观点(尽管阅读之初它的观点会给人以违反直觉的感觉)。全书主要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探讨:父母的教养能不能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也是该书的副标题)对于这个问题,一般人可能都会不假思索的说,会呀,不然我们大部分的家长朋友为什么要花费大量精力去研究育儿理论,子不教父之过嘛。可是,真的是这样吗?而且很多精神分析或者教育理念也指出,如果一个人出现了问题,一定是父母的教养出了问题。这,是真的吗?这么说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吗?
1995年,这本《教养的迷思》的作者朱迪斯·哈里斯在心理学权威期刊《心理学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她在论文的开头写到:
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影响吗?
本文在考察了相关证据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一、“教养假设”是错的
我们平常听到很多育儿专家说,影响孩子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家长的教养方式。哈里斯认为,这种观点是错的。你可能会觉得很吃惊。常识似乎在告诉我们,如果父母充满了爱心,孩子就会更有安全感,就会成长为更自信、更友善的孩子;如果父母多跟孩子说话,多陪孩子读书,孩子就会变得更聪明,在学校里就会更爱学习,学习成绩就会更好;如果父母对孩子要求更严格,孩子就会更少闯祸;如果父母对孩子诚实友善,孩子同样也会诚实友善——难道不是这样的吗?而且,我们身边确实有很多好的父母带出来了好的孩子,也有很多糟糕的父母,带出来了糟糕的孩子。
哈里斯把“父母的教养影响到孩子的人格”这一观点称为“教养假设”,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混淆了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的观点。A和B之间有相关关系,并不一定意味着A决定了B。如果父母的教养和孩子人格养成是因果关系,那么反过来,怎么解释孩子影响到了父母的教养方式这种情况呢?有个笑话说,有人跟一个老师讲,要对她班上的一个问题儿童好一点,因为这个孩子的家庭是破裂的。这个老师说,我完全理解,哪个家庭摊上这样的孩子,都会破裂的。这个笑话有点刻薄,不过道理确实是这样的:父母对待不同的孩子,很可能会有不同的态度,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
既然这二者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那么对于“孩子的人格养成”有没有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呢?
有。
很可能是由于基因:如果父母的基因都是乐观的,那么孩子也遗传到了乐观的基因,因此,你看到父母和孩子都是乐观的。或者,也可能是由于外在环境:比如,这一家住在一个很开放、乐观的社区,社区里人人都很开放、乐观,这样的外部环境也影响到了这个家里的父母和孩子。
让我们整理一下思路。影响子女成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先天的基因,第二个是后天的环境。父母对孩子有没有影响呢?当然会有影响,但是,父母对孩子最大、最明显的影响,是通过基因的遗传。基因的影响毋庸置疑,几乎是没有争议的,那么在后天的环境因素中,又可以分为家庭环境和家庭之外的环境,比如学校、社区等。那么,哪一种环境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呢?
二、家庭环境vs家庭外环境
按照育儿专家的说法,家庭环境更重要。这是真的吗?我们可以通过对照实验来观察以下两个例子:
1、移民家庭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在很多移民家庭里,父母作为第一代移民,讲的英语是带口音的。但是,子女作为第二代移民,很小的时候就到了美国,他们往往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在移民家庭的例子中,有家庭因素,也有家庭之外的社会因素。如果家庭因素是更重要的,那么,孩子讲的英语应该更像父母讲的英语,也应该带着浓厚的口音,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这个例子中,家庭之外的社会因素显然是更重要的。
2、双胞胎
双胞胎一直是心理学家非常喜欢的研究题目。我们都知道,同卵双胞胎之间的性格非常相似,但是,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会多多少少存在一些性格之间的差异。有一些同卵双胞胎出生之后,一直跟着亲生父母长大,也有一些同卵双胞胎被不同的家庭领养。这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让我们去观察在不同家庭养大的双胞胎和在同一个家庭养大的双胞胎,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如果说家庭环境是很重要的,那么,在控制了基因的影响作用之后,我们应该看到,在同一个屋檐底下长大的同卵双胞胎性格相似之处,会大于在不同的领养家庭中长大的双胞胎。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在同一个屋檐下,还是在不同的领养家庭中长大,同卵双胞胎之间的性格差别不会有变化。换言之,决定他们性格差异的最显著原因是基因,而不是家庭环境。我们也经常看到,在同一个家庭中,如果有亲生的子女和领养的子女,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相似度。但长大成人之后,亲生子女和领养子女之间的性格相似度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家庭环境的影响彻底消失了。
三、孩子的法则
那么家庭外的环境怎么影响孩子呢?哈里斯认为,一个小孩在家庭里面,也许会学到一些行为特质,比方说对着父母很听话很乖巧,但是也许一把他丢到学校,他会变得非常凶残,非常凶暴。为什么呢?因为到了学校,那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她认为人格在不同的处境底下会出现不同的面相,它不一定保证一个人在任何场合任何处境都有人格的一致性。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人在家里面一副模样,在外面一副模样,这就是我们很多时候会诟病,说他这个人啊表里不一、内外不一,其实不是,而是一个正常的状态。
比方说我们看意大利黑社会电影,你会注意到,里面那些黑手党儿子,哎呀回家一看到妈妈怕得不得了,非常孝顺,妈妈一说回来吃意大利面,统统回来吃。问他谁做的意大利面最好,妈妈。但是一出门口,看谁不顺眼,一枪就把他毙了。
为什么孩子在家里和在家庭之外的行为会有差异呢?因为,人在一种情境中学得的技能不一定可以直接应用在另外一个情境中。人是一种群居动物,人是要区分我们和他们的。一个群体要是想更加团结,就会对外排斥。在孩子们看来,我们大人是一群望而生畏、不讲道理的奇怪的物种。所以,你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孩子群里经常会发现挑战成人的小动作。在孩子群里,最酷的行为就是敢于挑战成人的权威。
对孩子来讲,最重要的是如何融入同龄人,而不是学会成为一名成年人。父母在家里教的,只能用于家里。到了学校里,孩子还必须自己学会另外一套行为模式。当孩子模仿父母的行为时,他们并不是不分好坏,照单全收,他们是非常谨慎的。只有当他们父母的行为与社会上其他人的行为一致时,他们才会模仿父母。
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成为集体中合格的一员。越是长大,他们对儿童群体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就越强烈。父母看到孩子们慢慢和自己疏远,总会觉得心里难受,但是家长朋友请记住:孩子们的未来不取决于父母有多爱他们,而取决于他们与集体中其他成员能否和谐相处,尤其是和同辈人的相处,因为他们要和同辈人一起生活一辈子。
在孩童时期父母有选择孩子同辈的权利。环境和同伴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说古时候的“孟母三迁”,今天的“学区房”的火爆,也是有道理的。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会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而缩小。对于小孩子,父母几乎能够控制他们交什么样的朋友。但是,等到他们到了十几岁的时候,进入青春期之后,你就不可能再控制这些孩子了。
我们不要期待改变自己的孩子,孩子跟父母也是朋友的关系。父母不可能赐予孩子在社会上的自尊和地位。你不能指望通过给予孩子柔情蜜语,让他去抵挡外面世界的尖酸刻薄。认为自己是父母心肝小宝贝的学生,不一定在同龄人中有更高水平的自尊心,因为自尊是一个人在群体中地位的因变量。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路,你不可能替孩子走他或她自己的路。焦虑的父母只能让孩子感到更加紧张。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你的生活也需要时间。
孩子是父母家里暂住的小客人。总有一天,他们会离开我们。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你会在睡前给小宝贝讲一个童话故事,那只是因为你想要体会这种互相依偎的美妙时光,跟他或她的性格成长、大脑发育,一点关系都没有。
人生是一场冒险,要为一个孩子担起指导人生的责任更是风险巨大。所以哈里斯认为,所有的育儿理论,甚至是成人生活手册,其实都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无法作为绝对遵循的金科玉律。至于运用本书的理论,为人父母者最可能需要做的,是让自己身处一个好的团体,为孩子选择一个好的团体(好好攒钱买学区房吧,手动微笑)。
人生,以及由无数个世世代代的人生组成的社会,实在是复杂和麻烦,麻烦让我们总是希望找到一种理论去解释进而解脱,但复杂又让这成为不可能。最后还是得返璞归真,顺其自然。所以家长们,请你们莫焦虑,慢慢来。
四、朱迪斯•哈里斯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朱迪斯•哈里斯。哈里斯是一个非常不平凡的人物。
当看到她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康奈尔大学有一位教授给哈里斯写信,就问她:你是一个学者吗?还是一个临床医生?还是一个有撰写突破性学术论文爱好的失业的炼钢工人?
哈里斯回答说,如果要让她来选,她觉得自己更像失业的炼钢工人。哈里斯确实没有工作,她不是什么大学教授,她是一位全职母亲。她在37年前就被哈佛研究所退学,也完全没有做实验的环境,而且是个家庭主妇,副业是以她的学位和专业知识去写大学的入门教科书。
为什么她没有办法好好上学或者继续她的学术生命呢?这是因为她患有一种严重的先天性疾病,只能在带孩子之余从出版社那里领了个活儿,撰写儿童心理学的教科书。我们知道,凡是帮这种学科写教科书的人,她必须要阅读很多很多基础文献,最新研究等等。在阅读这些东西的时候,她慢慢发现,她要写的这些教科书,原来在传递一些错误的观点。
这些错误的观点她为什么说它是错误的呢?比如说教养,也就是父母会对子女造成影响这样的观念,她发现其实不符合大部分研究的实际数据,而且这些研究常常会自相矛盾。她于是在《教养的迷思》这部著作里,推翻学界盛行50年的理论,她认为孩子其实受到同伴的影响比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影响更大。
从《教养的迷思》这本书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哈里斯的学术风格:虽然带着一个不完全严谨的腔调,但是又很细密地去搜寻各种她找得到的论文、材料、实验报告,找出里面的错处、找出里面矛盾的地方。因为她不能够亲身地做实验,所以就看人家的实验,在人家的实验里尽量找出有利的地方,建构自己的理论。
她读了很多相关文献,带孩子又是一种亲身的实践。哈里斯对照着来看学术研究和自己的实践,发现理论和现实的差距很大。这才启发她写了那篇引起轰动的论文,这位家庭主妇的思辨能力真是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