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与输出的正确资势
以前发现,我对所谓的输入与输出并没有明确的行为的区别。
输入 指肤浅的只是看完书,最多只是做过笔记,导图。
输出 基本没有有时就写点感慨性的文字,自嗨一下。
看过的书也不少,但真正能在实际生活当中的。有,但是总感觉还不够多,跟我的付出不成正比。我在反思,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难道我的读书的目的 真的是只是为了给别人一种我很积极努力向上学习的印象吗?还是因为技术性原因?
我必须结束这种自嗨性玩法!
在群里发布作业时,大家的时间都非常宝贵,如果看到的是大量趋同的内容,这对所有人的注意力、时间都是巨大的浪费。
我认为,在一个学习群体里输出的作品,应该至少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之一:
1.能帮助自己和他人更快、更好的消化知识
2.经过思考、再加工
3.有新的视角和观点,可以使人有所启发,产生更多的新认知
总结成3个字是:有价值
总结成5个字是:有阅读价值
总结成9个字是:有花时阅读的价值
那么,总结下来,在群里输出“作品好声音”的套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
1.关联:结合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思考
奔跑的蜗牛第一天的作品,在第二天被永澄老师特意拿出来作为先进案例,给大家敲黑板,相信大家都看过了。他的对每一部分知识,都结合自己的情况做了思考、反思,于是,笔记(这里指摘录老师分享的要点内容)仅仅只是一个线索或问题,精华则是对他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解答。
这份作品的价值在于,作了一个学习方法的示范:把新知识与固有认知“缝合”在一起,从而内化,并产生更多的联想和认知。
这也是永澄老师多次在主动阅读方法里强调的"与我何干"这个问题,是相同的底层逻辑。
没看过的小伙伴赶快去学习学习,这里奉上链接:
《永澄老师快思慢想读书会#D1读书笔记及反思》 by奔跑的蜗牛lxy
2.思考:游离于基础之上的深度思考
(永澄老师敲黑板)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我们来看看光墓同学第二天的作品,部分内容节选如下:
光墓作品节选
基于基础知识,光墓同学做了深度思考,直抵“检视阅读方法”这个表象背后的规律和逻辑,从what层面探究到了更深层的why层次来思考问题,再回到how和what层面的思考,然后扯向了其它奇怪的地方……(好吧,我们都希望你以后的作品都朝向带着我们提高能力的方向……“老司机,带带我”)
奉上链接:《快思慢想共读 Day 2 By 光墓》
3.专精:垂直领域的精进
曾丹同学做的脑图,个人认为结构得体、简明扼要、整洁清爽,让人一眼看上去就很舒服的样子,即便是像我一般的强迫症患者,心中的小我也完全不会排斥看这样清爽的脑图呢。又比如柠檬佳的ProcessOn图,也是走出了自己在垂直领域的特色道路。
思维脑图 by曾丹
4.专长:才艺/能力的有效应用
建伟的视觉卡片,通过简单的配色、写意的形象,寥寥数笔把时间、事件、人物、内容要点都交代清楚了,看上去是不是让人眼前一亮呀?(话说,左上角那个小人人和脸上的口红印搭配起来,也是蛮可爱的嘛)
视觉卡片 by建伟
5.写作形式:心灵的对话与共振
艳滨同学的作品,读来让人觉得像是与作者的心灵在对话,同时也是与自己的心灵在对话,完全是一种心灵能量的共振。场景是:脑海深处,远方有海浪涌动,近处听波涛拍岸,两个小人面对面的站立着,面目模模糊糊看不清楚,似自己又似别人,一个问,一个答。
艳滨作品节选
用对话问答的方式,把过去、现在、未来的认知,以及背后思考、观念演变的过程展现的非常清楚,也很富有黄金思维圈的层次感和逻辑。写作形式很新颖,让人受益匪浅。
奉上链接:《3.20170622 “爱的占有”与“爱的连接”》by 艳滨
IV 总结
如果没有像奔跑的蜗牛那样关联思考,那么可以像光墓做深度思考;
如果不能像曾丹、柠檬佳一样领域专精,那么可以像建伟一样在其他地方展现专长;
如果上述能力都没有,那么就像艳滨在形式上创新;
……
而如果上述都没有,比如我这样一没文笔、二不幽默、三没专长、四没思考,只好把大家的优点、套路分析分析,收集下来供自己学习、自娱自乐,大抵也是可以的吧。/捂脸
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呢?有什么对大家有用的作品呢?大胆分享出来吧!
在《快思慢想》共读活动中,
期望使用略过得去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为大家观察《快思慢想》及各位大神的方法和套路。
有说的不对、存在偏差的地方,热烈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