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国王送的礼物是:银制镜子、黄金面具、匕首,有什么寓意?
我觉得,银制镜子代表第一层理解——诗是生活的直接展示。黄金面具代表第二层意义——人活在真相的背后。匕首代表第三层含义——诗是神的启迪,人一旦领悟到,如同巫术魔法附身,把原来的肉身杀死。
2、 诗人的诗为什么越来越短?最后的一篇诗只有一句话,然而,诗人和国王两个人都没有大声念出来的勇气?——是诗人道出了什么机密吗?是诗人对国王的功绩或者对写诗本身产生了犹疑吗?
要说诗人对国王的功绩或者对写诗本身产生犹疑,这与开篇第三段的交代不相符。整篇叙述,丝毫没有证据让我们否定他写诗的能力、信念、决心。并且,文中说到,他颇通谄媚之道,国王说过,你知道我的脾气,诗人清楚,反水要搭上性命。
我觉得,作者这样写,只是为了表现一点:生活的表象纷繁复杂,但实质却是痛苦、残酷、难以直面的。
3、 三篇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这三篇诗逐层深入,道出了作者对诗的理解,对美的理解。
第一层次是:“给每一个词以它真正的含义,用典有根有据,对每个角色的安排到位,熟练地运用脚韵、叠韵、近似韵、音量、修辞的技巧、格律的呼应。”(但是,“好虽然好,但是毫无反应。脉管里的血流并没有加速。手没有抓起弓箭。谁的脸色都没有变。谁都没有发出战斗的呐喊,谁都没有挺起胸膛面对北欧海盗。”)
第二层次:不是战争的描写,而是战争本身。在战斗的混乱中,扰扰攘攘的是三位一体的神、爱尔兰的异教神灵和几百年后在近代初期纷争的神灵。多元化,是生活的表象。使得诗歌表现含混,诗人看不清事实真相,或者说,人还戴着面具,不敢直面生活的真相。
第三层次:发现和直面真相,“我觉得自己犯了天主不会饶恕的罪孽。” “正是我们两人现在共犯的罪孽,了解到美的罪孽。”
4、 为什么诗人第二年的诗更简短,却更含混,用词、逻辑都不对?是诗人老了吗?更奇怪的是,国王还要大赞“这一篇胜过上一篇,同时把上篇彻底推翻。愚昧无知的人看不出它的妙处,只配有学问的人欣赏”。国王应该不会荒谬至此。那么他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呢?
这是对人生的认识上必然经历的第二阶段。投入太多个人情感,而无暇顾及文法技巧。国王懂得,而且他把这部手稿用象牙盒子保存,表明不发表了。
5、 最后一篇诗,那到底是怎样的一句话?结局为什么是:诗人自杀、国王成为乞丐?与诗有什么关系?让人有太多猜想。
我觉得,答案是国王的最后一句话:“正是我们两人现在共犯的罪孽,了解到美的罪孽,因为这是禁止人们问津的。现在我们该为之付出代价了。”这句话道出了全篇的机密,以及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也可以说,作者杜撰出自己是国王、是诗人,双重角色,而在了解到“美的罪孽”后,诗人看到了终极的美,他的生命必须终止,再延续是毫无意义的。而国王,了解到“美的罪孽”后,他不再是国王,在诗的国度里,他只是一个乞丐。
结局为什么是:诗人自杀、国王成为乞丐?与诗有什么关系?如上所述,三个层次,一旦人走到第三层次,必须超脱肉体和凡尘俗世。
6、 结构布局有何特色?
整篇格局脉络很清晰,按着事件先后顺序写。但每篇诗的写法不同:第一次,以国王的口吻对诗进行直接正面的评价,第二次,以作者的角度,就诗本身的形式特征来写。第三次,没写诗,只写国王问到诗人这篇诗创作的过程(什么巫术使你写出来的?)、以及对诗的评价:“了解到美的罪孽”。最后,来了个完全出其不意的结尾:诗人一出王宫就自杀了;国王成了乞丐,在他的王国爱尔兰四处流浪。给人留下悬念和无限猜想。这就是好作家。
7、 “美的罪孽”究竟是怎样一种东西?
愚蠢的作家会把三次写的诗列出来,好作家不会——再怎样好的作品,一旦现形,就受局限。而让人相信有那样一个美的东西,但并没有揭示它是什么,人们可以任意想象。一篇好作品,就是要给人想象的空间,不要太满,这才是美。
而生命的实质是这么残酷,美与罪孽共存。又或指,生命终极的美,如同神的密谕,是不可揭示的。一旦揭示,则“犯了天主不会饶恕的罪孽,了解到美的罪孽。”
8、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国王开篇说,最显赫的功绩如果不用文字铭记下来也要失去它的熠熠光彩。我要你歌颂我的胜利,把我赞美。我将成为埃涅阿斯,你将成为讴歌我的维吉尔。这件事会使我们两人永垂不朽。可结果却是,诗人自杀、国王成了乞丐。什么寓意?
我理解是他们对文学,对生命的领悟,都经历了这样一个从懵懂到了解真相的过程。
并非文学的错,而是生命本质不像他们一开始想象的那么简单美好。
9、这篇文章对我的启迪?
文学作品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成为作家,不仅要有驾驭文字的技巧,更要有洞察力,写作是与心灵、与神的对话。
写东西不要写得太满,不要写表层最先想到的东西,而要写冥思苦想后,有价值提升的东西。作者的用词极简、寓意深刻、给人回味无穷,这要有极深厚的功力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