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去读研究生,在想了很久之后,在和很多的人交流之后,我该做一个决定了。
其实这是非常不同的两条路,一条路是直接工作,从最基础的绘图员做起,一步步向上走,可以拿到还算可观的工资,但少了一个平台,少了更多关于未来的可能性。另一条路是拿着通知书去读我的研究生,没有什么工资,但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认为我这个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考虑的东西太多,所以显得有些犹豫不决,但是一旦我作出选择之后,我真的是会拼尽全力去做到的,我通过考研证实了这一点。
《双城记》里面有句话说的是,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话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引用,在我看来,这种类似辩证法的观点,在任何时代都适用,因为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个时间点,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具有两面性的。
这两天情绪有点低迷,似乎做事提不起劲,对于我来说,如果生活没有目标,没有明确的方向,那我就算废了。一个人颓废下去很容易,想振作起来也容易,但要保持每天都能够精神饱满的去迎接新的生活,那就比较难了。
我的理想是什么呢,或者说我希望我未来的工作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我希望我以后能够从事本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除了教授基础性的知识外,我更希望能陪着刚上大学的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在这四年或者五年的时间里,更加真诚的对待自己的内心。
我希望,我能够在他们感到迷茫,困惑的时候,自己能像朋友一样,去帮他们梳理,帮助他们去寻找到自己的方向,我不希望他们像我在大学的时候,很难找到一个能进行心灵对话的老师,总是处在自己的胡思乱想,或者是和朋友一起胡思乱想的状态,最后荒废了光阴而收获寥寥。
我希望我能够做一个服务于学生的老师,除了课程要求,我喜欢自己教授的东西能更广阔一些,包括心理健康,日常习惯养成等,以此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构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直以来,还有个目标是我很想去到的,想当一个业余的写作者,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出版自己的书籍,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不管是客观存在的,还是说想象中的一个状态,分享给其他人,与他们进行一个心理上的对话。
所以基于这两点,我觉得我现在选择去工作,是违背我内心的。虽然我很想去挣那个工资,去尽快的改善我的生活条件,但这也会剥夺我的时间,同时会让我与我理想的工作,理想的时间安排,再难有交集,我想这肯定会让我未来的某一天,后悔。
我曾经非常喜欢王澍老师,他说一个人一定要对自己的内心无比的真诚,在经历了这些事,经历了这几天的纠结之后,感觉我对自己并不是特别的真诚。我去读研究生,并不代表我不能够挣到钱,理想的状态是,我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能尽可能的改善经济状况。反正,只考虑就业,那不需要去读研究生,读了研究生,思想就不能只停留在就业上。
我是一个稍微有点理想化的人,因此我在大学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我希望我这一辈子,都能够带有那么一点点理想化的东西,这样我的精神世界才会比较丰富,不会太过乏味。
诗与远方是很难达到的一个目标,我相信不管走哪条路,暂时都是苟且的,重要的是这件事情真的是你内心想做的,在冥冥之中指引你向前去走的,那就没有问题了,勇敢的,积极的向前走,就对得起这独一无二的时光了。(最近一直在用语音输入,尽可能少的去做一些修改,希望这样能够锻炼我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准确性,同时练习我的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