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专注橙长计划#day27-心理学与生活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十章第七节 道德发展

  道德(morality)是一个人关于人类行为正确与否的信念、价值和深层判断系统。

1、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

  道德推理就是指人们对在某种情形下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错误的所做的判断。

  皮亚杰试图把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儿童一般性认识发展联系起来。随着儿童所经历的认知发展阶段的不同,他也会给一个行为的后果和行为者的意图赋予不同的比重。

  柯尔伯格扩展了皮亚杰的观点,定义了道德发展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做出道德判断的基础。道德推理的最低水平是以自我的利益为基础,最高的层次则围绕社会利益,不管个人收益如何。为了证明这些阶段,柯尔伯格使用了一系列两难问题。

水平和阶段

道德行为的理由

前常规道德

阶段1:愉快-痛苦定向

阶段2:代价-收益定向;互惠性-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避免痛苦或避免被抓住

取得奖赏

常规道德

阶段3:好孩子定向

阶段4:法律和规则定向获取赞同,避免遭反对

服从规则,避免责难

有原则的道德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

阶段6:道德原则定向

阶段7:普遍道德定向推进社会的福利

达到公正、避免自责

坚持普遍性原则,感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超越社会规范的指导

  有4个原则制约着柯尔伯格的阶段模型:(1)个体在某个时间只能处于某一阶段;(2)每个人都以相同的顺序经历每个阶段;(3)每个阶段都比前一个阶段要更为全面,更为复杂;(4)每个文化中都有同样的阶段。

2、道德推理的性别和文化观点

  卡罗尔·吉丽根(Carol Gilligan):柯尔伯格忽略了男性和女性在习惯性道德判断上可能存在的差异。女性的道德判断是以“爱护他人”为基础,逐渐过渡到自我实现阶段,而男性的判断则是以“公正”为基础。

  虽然男人和女人在达到成人道德发展水平时所经历的过程有所不同,但他们作为成人做出的道德判断却非常相似。

  承认关于道德两难问题的推理一方面是考虑公正性,一方面考虑人道主义。

  道德判断受到成人认识一般性变化的影响。成年后期的一个有关变化就是个体在做判断时,把他们判断的基础从特定情境的细节转换到一般原则的应用上。这样,道德判断越来越以一般性社会利害关系为基础,而不是特定的两难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知道你现在怎么样了,也不知道我出现,会不会打扰你。 可你不在,一天的86400秒我该如何度过。 我所想像过的所有...
    大丑怎么又是你阅读 255评论 0 0
  • 目录 上节内容点这里 新的入职培训方案,在季静口水横飞的试讲下轻易就通过了。 在肖总赞许的眼神下,季静一阵恍惚,深...
    黎甜阅读 724评论 1 2
  • 有一个女生。 样子长得有些奇怪。颧骨很高,牙齿又黄又暴,感觉很少刷牙,头发又枯又黄,像扎起的一把荒草。现在已经立冬...
    光明之行阅读 8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