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一开篇,老师就说,学会了这本书的内容,人生都会改变,是一个能改变你人生的技能。内心默默怀疑了下,不就是说话嘛。我这么多年过来,不会说话也过的好好的。直到今天学完,并梳理了思维导图,一点都不再怀疑,这次是默默下定决心要每天不间断练习,把这种沟通方式锻炼成肌肉条件反射。
知道到做到,中间隔着一条鸿沟。从知道知识到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这项技能,需要持续的刻意练习。
会说话的好处,不用再赘述,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人却低估了它对人生的重要性,低估了它的价值。不会说话的人,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损失了啥。而有些人运气普遍好一些,不可否认人生处处需要好运气。会说话,就是让自己好运加成的魔法。
先定义了什么情况算关键对话?风险高、观点不同、情绪激烈,每一个都是有难度的。其实一开始练习的时候,只要是带有目的性的对话,都可以纳入练习范畴。多从身边环境熟悉、难度稍低的对话上手,硬往框架里套。不要怕姿势怪异别扭,要心里时刻挂着、有这个意识。
关键对话就2个原则,一有目的,二对话环境要安全。
有目的,一切对话都是为了目的、目的、目的,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很多时候沟通往预期相反的方向发展、无结果,大部分是因为忘记了对话的目的。目的,又分为三个层次。自己的目的,对方的目的,双方共同的目的。一开始可以分步思考,后期熟练了会一秒就能抓住共赢点。
对话环境要安全,这需要主动营造或随时观察。如果环境不安全,对话通常是无意义的。一旦发现环境不安全,马上停止对话,想办法引导到安全的环境氛围。确保环境安全,再展开对话。接下来最容易的方法论要来了,5步走框架大法。摆事实、谈感受、提需求、让对方多说、共同行动。是不是跟非暴力沟通方式有点像,是的,只是在步骤上稍有增减。描述事实,不要表态。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发表主观评论。对事实进行了描述以后,再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委屈、或生气愤怒、或不解,这时候是有事实来支持你的情绪表达。并不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有因有果,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一些。表达情绪并不是目的,提出我们的需求才是。铺垫了这么久,不就是要告诉对方我到底想要干嘛,我的需求点在哪里。提需求的措辞尽量不要用太绝对和肯定的语气,多用试探性、先肯定再否定的方式,从人性的角度对方更愿意接纳。接下来要想办法让对方多说点,这样你才能判断对方的感受、情绪、目的,找准对话突破点。这时候需要引导出第3层的目的,就是对话双方共同的目的。目标一致,才会有一致的行动。经过双方确认的行动方案,才会真的被执行。其中每一个步骤也都有很多种达成方法论,因人而异,需要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打磨,形成自己的固定套路。
读了这么多书,真的学到家,内化成自己技能的并不多。本书,浓缩出最小行动方案:
1、时刻记住沟通目的
2、在确认安全的环境下,进行5步走框架沟通
让会说话,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好运加速器。刻意练习,从21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