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来老师很好地总结了吞噬时间的“三个大坑”:莫名其妙的凑热闹、心急火燎地随大流、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莫名其妙的凑热闹:我没有在大街上凑过热闹,顶多是看见了瞥几眼,最经常的情况是容易受标题党的吸引,一篇接着一篇点进去,手机上也是如此,看群聊看朋友圈,刷手机,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已经过去了,却浑然不知,自己的时间全被无聊的新闻吸引过去。
心急火燎地随大流:毕业之后一直保持着学习的习惯,但得知笑来老师以学生自居,自己都不好意思称自己爱学习了。毕业七年已经算过了一辈子,但惭愧的是一个能力也没有积累起来。虽看了很多类型的书,但多是跟风买的,比如今天看节目,觉得主持人口才太棒了,于是赶紧买了演讲口才方面的书籍,或者看了别人的插画画的好,也想把自己的绘画能力时起来,又买了绘画书,但只三天又丢下干别的去了。总之看过不少书,开始了很多,但没有一个最终坚持下来的。所以这七年,依然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能力。
操碎了别人的心肝:总把别人的生活当作自己的生活,乐于和别人聊天,乐于倾听别人的困扰,也乐于一群人围在一起八卦,口中心里想的全是别人的事儿,直到最近一年才慢慢的把关注点放到了如何过好自己的家庭生活方面上。
三个大坑遍布我们脚下,如果不是刻意的躲避,我们都难以避免掉进坑里,若不是老师指明了三个大坑,我自己现在还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为什么我会频繁掉入这些坑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个字:闲的。就是没有事情做,没有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大把的时间没有用处,其实是自己主动跌入坑中,自己杀死自己的时间。
归根结底是没有找到为之努力的点,又三分钟热度没有想要坚持下去的心,甚至有时觉得自己坚持下去也不会有别人那样的成绩。于是,觉得就现在这样其实也不错,失去了改变现状的动力。
那我到底应该如何去做呢?
一、找到一个榜样,有持续性的刺激输入。
二、树立自己努力的意义感,让自己感受到自己做出努力的重要性。
三、记录自己的注意力开支,每天只在无法高效投入工作学习时刷二十分钟的手机,避免超时间刷机。
四、不打探别人的隐私,不勾起别人想要倾诉的欲望,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五、最大的问题是要找到自己的关注点,和想要成长的方面。
跌入大坑,通常是为了获得所谓的安全感、所谓的归属感和所谓的成就感,但是真正的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应该来自于自我的成长积淀。
凑热闹、随大流、操别人的心,带来的只是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的错觉。如同《请放下你的无效社交》文章中所写的一样,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同,想要与身边的或者是更优秀的人建立长久且亲密的关系,关键在于你是否是他们所需要的人,而判断标准就取决于你的个人能力,以及个人社会影响力。
上文谈到了我是如何掉入三个大坑和我出坑的计划,但重读写下来的出坑计划,不难发现,我列出的五条中几乎全部都是如何避免浪费注意力的方法,没有指出应该如何去有效使用自己宝贵的注意力,只是泛泛谈了自己的不足,却没有真正找到成长的正确道路。思考写下的文字,一个存在于自己身上但之前未曾真正认识到的问题浮出水面:自己其实就是那种只会挑毛病,但却给不出解决方法的人,换言之,自己在方法论这个重要的版块的能力十分欠缺。
好吧,我们还是看看达人们是如何解决方法论这个问题的:
首先考虑为了你的长期目标,你应该必须关注什么?
你必须思考什么?
你必须要做什么?
你必须要做出哪些改变?
哪些无需关注?
哪些无需纠结?
哪些无需耗费脑力体力?
哪些是必须坚守,决不能改变的?
达人都是从小点切入,不去空谈抱负,只是脚踏实地的出发解决小问题,再去考虑大问题。
对于长期目标,其实现在我想的还不是那么清楚,只是希望自己的长期目标可以与时代的发展有交集,用自己积累的能力获取时代的红利。前辈们讲追求热点是无效的,时代是瞬息万变的,普通人能做到的是以不变应万变,而积累资金的能力便是如此,所以写作演讲是我最看重的能力。
于是对照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写作来反观自己的思维:
我必须关注的是自己在写作方面能力的提高和积累;
我必须思考的事是如何去写作,思考优秀作者写作的闪光点;
我必须去多看和反思,优秀写作者的写作方法、用词、结构、立意、文章排版、推送形式等内容;
我应做出的改变是读文章并非是读过就好,而应该点评文章,记录下阅读后的感受,对比清楚自己文章的欠缺点;
无需关注的方面是忽略文章点击率,写作也需长期积累,除却文章质量还要考虑知名度,所以应该摆正自己的观念,写得好、写得久看的人才会多。阅读量和关注度不应该是菜鸟级的我去耗费脑力的;
绝对不能改变的是对自己写作能力不断提升的坚信,对写作能力持续的积累。
通过进一步思考,我明白了这些:注意力并非指的是时间的投入,时间只是注意力投入的表现形式,注意力真正指的是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情中主动汲取营养的过程。比如阅读,阅读过程本身消耗的是时间,我们可以说,阅读占用了我们的时间,但占据了时间并不意味着占据了自己的注意力,因为你可以貌似在阅读,但实际上头脑里思考别的事,也不能说全身心地投入阅读就是在积累,因为积累是主动的,若只是被故事的情节所吸引,那不算积累。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习词汇、结构、表达,这种主动思考才会形成积累。
又如教师在评价学生听课情况时会说,有些人注意力不集中,看似坐着听课,实际上脑子已经飞走。注意力集中的学生是手眼脑同步跟随讲课内容,有问有答,有思考有记忆,这样才算是注意力集中的学生,这类学生在认真听课后,不需专门复习。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好过上课不听下课耗费更多时间复习的学生。
由此看来,带着积累的心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和走马观花地成为别人事情的旁观者有本质的不同。
注意力不等同于时间,更不取决于耗费时间的长短,只在于专注的程度和主动的学习意识。
反观自己前七年的阅读学习,之所以毫无进步,毫无提升,根源在于只消耗了时间,并没有用注意力去积累,只是试图不去浪费时间,却没有学会如何将注意力放在使自己成长的事情上面,所以说,注意力决定产出是正确无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