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先为这部电影提出几个问题
1.这部电影是硬科幻嘛?
2.这部电影特效好嘛?
3.这部电影剧情好嘛?
4.这部电影被公正对待了嘛?
5.这部电影价值观好嘛?
6.这部电影拍摄手法好嘛?
开始盘它
1.这部电影真的称不上硬科幻
只能称之为灾难片,电影里有几个科技点:地下城系统,行星发动机系统,希洛极限,引力弹弓,点燃土星,还有隐性的太空行走和空间站权限系统,没深入研究的观众看着比较舒服,如果深入研究完全经不起推敲。
地下城系统:地球一半人口安置在地下城,这么大的工程能不能完成先不说,需要消耗多少能量?而且这个工程还需要考虑外部作用力对系统的冲击,比如行星发动机对地下城系统的力,这个工程完全是玄幻范畴。
行星发动机系统:先考虑能量问题,因为考虑能量守恒比较直观,如果不考虑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弹弓问题而且只考虑质能转换(就是所有质量全部转化为能量),那么会消耗多少能量才能飞出太阳系那?我做了一个粗略的计算(不喜欢可以直接跳过这些计算):{
地球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需要消耗的质量为地球
地球质量6x10∧24
绝对2.844x10∧-9
实际2x10∧-8
0.00002844%
燃料: 氧,硅
海洋质量战地球质量
6x10∧-8
0.00008%
200年地球功率
2.429x10∧23
50年逃逸功率
1.058x10∧24
太阳总功率
3.8x10∧26
太阳对地球功率
1.7x10∧17
}
如果倾尽海洋中所有的水,那么可以完成这项壮举,而且氢氧聚变产生的能量相对要高很多,然而电影中的核燃料是石头,那么只有氧和硅被利用,地壳的主要成分是氧和硅,但是问题是重核聚变最终还是要产生铁,而且石头不仅仅含有氧和硅,再考虑整个系统的熵,在考虑行星发动机喷出的粒子,那么整个系统消耗的能量完全要比这个计算结果消耗的质量大的多,可以将陆地分分钟挖成比海洋还深。
行星发动机系统的功率问题。这么大能量除以百年的飞出太阳系的时间可以计算出,地球表面的功率完全比太阳表面的平均功率大,当然主要是对外做机械功,但是这么大的功率,比太阳亮度起码高十多倍,完全可以成为玄幻,可不是几辆一点也不智能小卡车能运输能源运得过来的。
行星发动机系统的受力问题。上面说到这个功率特别大,那么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地球受力就应该特别大,平均压力可能没多大,但是力的总和很大,而且是地球的一面受力,另一面不受力。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解决不了地下城的人民该怎么生活,天天都会发生地震,比上厕所都频繁。如果解决就得改变地表结构,那么改变地表结构了还怎么在地表挖矿。片中发动机受力问题解决了,那么请问木星引力问题为啥没解决,这完全是硬伤,是百万建筑工程师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这里有人可能说这是我没有考虑引力弹弓问题才会出现这样的悖论,那么现在就来盘引力弹弓。
引力弹弓问题。首先要知道啥是引力弹弓。地球和木星的引力弹弓问题就相当于你开着一辆小铁车,遇见一辆装着一车厢吸铁石的大卡车。你和他相向行驶,假设车道很宽且你们都开空档,你会因为卡车强大的磁力被卡车吸引从而加速逼近卡车,卡车行驶到你的背后你后你平滑的转弯并于卡车同向行驶,你又被卡车的磁力吸引加速,然后超过卡车。这个过程就是引力弹弓的原理,小铁车就是地球,卡车就是木星,磁力就相当于引力。问题在于理想状态下需要穿过木星的的质心才能做到很大加速,但是木星密度太低,完全做不到,而且这个模型需要质量大的行星比没加速的物体质量大无穷大倍,但是地球对木星的质量缺不可如此近似,而且需要考虑木星对地球大气与地球磁场的影响,所以不能太靠近木星,所以加速效果捉襟见肘,u+2v完全是个动量守恒定律的幻想,很玄幻。
希洛极限问题:这个完全是相当于我卢本位没有开挂的感觉。希洛极限中被吸引物体的密度如果大于行星密度2倍,那么希洛极限的高度将在行星地表以内,就是没有希洛极限,如果说有,地球大气有希洛极限,而地球不可能有希洛极限。简单的理解希洛极限就可以认为地球受力不均,距离近木星的位置受力大,距离远的位置受力小,相当于把地球当绳子拉,用力太大地球就碎了,但是木星做不到。
点燃土星。这个就更玄幻了,因为地球大气对于木星简直太少的,而且外大气里的氧气含量还低,而且木星大气的氢气又不纯,氢气氧气的点燃极限10%左右都达不到,更别说30%左右的爆炸极限了,而且木星的风暴很大更无法充分达到爆炸极限的比例。而且就算能爆炸,这推力或者是冲击波凭什么只向地球推,地球引力引导冲击波来到地球可以,但是那也不能有太多啊,爆炸是主要向四面八方的。很玄幻。
太空行走问题。要知道空间站为了能让宇航员在地球上的感觉,需要空间站自转让宇航员有个离心力g。然而,在他在太空行走时完全没有离心力问题,更没有线速度问题,自由的在空间站上上下下穿梭。很玄幻。
空间站权限控制问题。程序员看到这里可能崩溃,一把火就能提权,暗讽防火墙白建的么?你这让黑客们怎么看?首先这些程序员是怎么写的程序?shiro权限控制?这是程序员被黑的最惨的一次。太玄幻了。
2.cg特效,这个看过的人应该更有体会,3D特效很少,字幕是3D的,cg的话一般吧,并不是很精细,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也有很多壮观的画面,可以成为加分想,但总体一般。
3.剧情问题。想研究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星际穿梭》从人物到剧情几乎差不太多。人物到时间结构,外公,父亲,兄妹,近太空站前,母亲病死,地球面临灾难,太空站的命运,大圆满后的方向,几乎和《星际穿梭》一致,但是对比一下可以发现,《流浪地球》缺乏铺垫,台词很生硬,感觉是台词推动剧情发展而不是铺垫,很多包袱让剧情有点被架空。也有很多的无意义角色,对剧情没有什么帮助性的发展。可能是编剧的问题,也可能是编剧工资低和工期短的问题。
4.这部电影没有被公平对待
我们可以看到豆瓣大众给8.0分的电影有个特点,十分比八分比六分大概是4:8:3,但是《流浪地球》很出奇,他的比例是7:8:4。可以看出观众们并没有客观对待这部电影,如果真正评分的话,大概应该在6.5分左右。观众的不合理评分可能在于观影效果与电影本身上的认识偏差,对硬科幻(作者同行刘电工)的感觉和对电影的政治正确上(爱国)。
5.电影的价值观
可以理解为中国人对家的观念吧,但是对于这种全球命运的灾难片来说,一个家的爱,是不是对于整个地球几十亿的爱来说太羸弱了,《星际穿梭》里是因为相信爱,于是使用爱来传递信息,电影中的的爱不止亲情一种,还有很多,可以统称大爱吧。
面对于整个人类共同体的大爱,一个家庭的小爱被如此放大,如此赞颂,也因此破坏空间站等等,是不是有点狭隘了。
还有爱国问题,这个我就不多说了,这个可是跟票房和评分挂钩的,本人说不清。
6.拍摄手法
这个问题大点说么?写的好累
从下城到空间站,红蓝绿各种灯的还有各种光线的表现并没有把人带入电影剧情的感觉,感觉有点脱离观众,但是多少表现出了电影内部人生活的场景和心情。
不得不提的是这里的吴京和编剧,因为吴京的几场戏明显可以听出他的台词是后期配音加上去的,听上去没有方向感,左右声道没有后期处理,这让环境音和人物声音脱节了,这一点应该给差评。原因可能是拍摄匆忙,因为吴京拍一场戏价格太高了吧,所以要一次成型,再后期配音来节省成本
再者说就是编剧可能有点难受,写来的本子递进感不强不说,和演员之间的磨合也很少,导致台词推进剧情,观影效果受到了影响,上面也提到这一点了。
就看了一次,拍摄手法只能说这么多,而且我本人不是电影专业的,只能说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