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森特物语
一次坐飞机从长春机场回青岛的时候,在长春的龙嘉国际机场遇见了这么个事儿。
一对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带着一个看起来不到2岁的婴儿,尽管候机厅开着冷风,看起来却是热的不成样子,他们因为上一班飞机故障,时间被向后拖延了差不多四个小时,结果买的是上午的机票,到了下午却还没有登上飞机。心情看起来很差,老奶奶在不停的找老大爷的不是,像是在自己的家里一样,言语中无所顾忌。
眼看着登机的时间快要到了,准备登机的乘客们按照先后在登机口前面排成了一列长队,这时另一家的几个中年女士各自带了一个看起来差不多有七八岁样子的孩子,完全没有顾及排队的众人,直接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站在了先前提到的两位老人的前面。见状气不打一处来的大娘立刻开始嘴里嘟囔,“坐飞机怎么还有插队的,我早就站在这里了,能不能排队啊......”
她没敢直接迎着那几个中年女士的面说,侧着脸说了好几遍,而那几个带孩子的中年女士,直接假装没有听到,抢占在队伍最前面的一动不动。
就这样一方仍在不停的嘟囔,另一方假装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的无视,一直持续到上了飞机。
(站在安全入口边上的航空公司的服务人员,对于发生的这一切保持了难以理解的中立!)
她们没有吵起来,自然也没有延误登机,似乎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后来听那对老夫妇说,他们的儿子在青岛定居了,因为儿子和儿媳妇都没有时间,但老夫妇又特别想带着孙子回东北让众人看看,于是在没有父母陪同的情况下,带着刚满两岁的孙子回了趟东北。
从两个老人的言谈中可以看的出,这是一对地道的东北农民,言谈无拘无束、直接,不考虑语言的场合,非常朴实。
老人的儿子在青岛也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并没有太特殊的职业地位。
时代的进步给了很多人很多个机会,在城市里立足,争取一些机会,也包括我自己。
记得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每次放假回家,母亲总是会时不时的提到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其实她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但似乎这句话她的理解很深刻。但可能她并不知道知识具体会怎么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她认为那是当时,我们能看到的几乎唯一希望。
大学毕业后,我如同前面两个老人的儿子一样,很顺利的找到了一份工作,很顺利的不用再花家里的钱,压在父母身上十几年的重担,一下子解除了,这种解除对于他们来说,该像是可以重新活一次了吧。
经济的富足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去认识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儿,而那些从贫困中走出来的人,有一天可以毫无迟疑的乘坐飞机南南北北的飞,随着荷包的解放,面子和架子也提升了,开始更在乎自己,更在乎自己的得失利弊,更关注那个叫做“我”的字。
无论两个带着小孙子乘坐飞机的老人,还是带着七八岁孩子的中年女士,对于他们的过去,荷包都不曾解放过,而当有一天他们认为自己的荷包解放了的时候,认为可以用子女的小成,彰显自己的时候,却选择了用另一种看起来更贫穷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这时不免想到一句话,一无所有,何必难为一无所有。
事实上他们又真的拥有什么呢,经济的财务自由?彰显自我的无数机会?或者是重重的人生阅历?
而我们以为能够占有的尊严,却只是一己的认为,我们真正失去的,却是昨天用来仰望的对于陌生人的善良。
带着荷包上路,虽然可以买到一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机票,却永远去不到另一个人的心里。
一无所有,其实是一种空杯的心态,并不在于拥有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