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读萧公权的自传《求学谏往录》,深为先生的一句治学箴言所折服,即“放眼看书”。萧先生的所谓“放眼看书”,自有它特定的语境和对象,决非一般人按图索骥可解读的。他这样写到:“胡适先生谈治学方法,曾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名言。我想在假设和求证之前还有一个‘放眼看书’的阶段。……看书而不作假设,会犯‘学而不思则罔’的错误。不多看书而大胆假设,更有‘思而不学则殆’的危险。……‘学者’,‘思想家’的错误假设,非同小可,可能会产生重大的后果。照我看来,不曾经由放眼看书,认清全面事实而建立的‘假设’,只是没有客观基础的偏见或错觉。从这样的假设去求证,愈小心,愈彻底,便愈危险,……”。后来又进一步对此加以清晰的界定,其内涵可概括为如下两点:“一是尽量阅览有关的各种资料,二是极力避免主观偏见的蒙蔽”。
近来读书,每每体悟到萧先生所谓“放眼看书”的道理,这里仅举两例:
翻阅舒衡哲的《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始知如下史实:五四以降,中国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学人群体,他们在中西文化的激荡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批的专业哲学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这一代所谓的五四青年,既不同于囿于传统的“维新一代”,也不同于新文化运动中以批判旧文化旧伦理“暴得大名”的师辈,他们有别于前者的特点是理性胜于激情、知识多于理念,具有较强的科学素养和学术底蕴。而这些,显然是我从已读的书籍里找不到的。在我的印象中,所谓五四中人,无论师辈还是学生一代,都是信念型和激情型的人物,他们之间是少有分别的。还有面对1926年3月18日的学生喋血惨案,周氏兄弟的表现截然不同:鲁迅激愤而悲痛,周作人悲戚兼叹惜。同样的无力感,而情绪的主色调却是不相同的。而我们可以从《无花的蔷薇之二》和《纪念刘和珍君》看到鲁迅的面影,却少有人读到周作人的《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由于看到这样的对比和参照,对历史人物的面貌也就得到了一个较完整的印象。
读周明之的《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一个多面的、矛盾的、立体的胡适在眼前浮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现实政治面前那种进退失据、辞受两难的困境清晰呈现。对于胡适,作者做出这样的总结:“胡适的意识是非常复杂的,并在几个不同的层次上都表现出来,既为他的支持者称赞他提供了证据,也为他的反对者诋毁他留下了口实。而想把他归于某一类人的任何努力,都是为一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复杂人物画了一幅简单的画像。”对于胡适,这种持平的评价是难得一见的,常见的往往是受到难以克服的“先入为主”观念的左右,根据某种现实需要或某种文化风向做出的评断。
随着读书的日渐增多,关于某些事物和观念的认知就会全面而清晰地呈现,人物变得越发丰满、鲜活,历史场景日渐宽阔和深邃,历史的层层迷雾在不经意间悄然散去。
萧公权先生的另一句治学箴言同样弥足珍惜,即“以学心读,以平心取,以公心述”。这段座右铭体现了萧先生的“知新不弃故”的学术品质。在我看来,他是把道德文章的传统应用到写学术文章上来了,也就是用“文以载道”的传统来为现代学术“立言”。在这里,先生突出的是一个“心”字。作为学人,首先要有学心,对知识感兴趣,对读书感兴趣,这是第一要务。其次,要有平常之心,平和之心,持平之心,这是做学问的基本功夫,它要求作为学人不能为激情和偏见所羁绊。再次,学人必须有公心,这样学术才能真正成为天下之“公器”,不为一己私利或特殊利益集团所利用。
萧先生在这里展示的是一件知识产品的“生产”的全过程,而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用“心”来把关。这就是学术精品产生的秘诀。
而它的起点和第一道工序无疑是放眼看书。
可慰的是,那个封闭愚昧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现今的学人又可以坐拥书城放眼看书了。
可虑的是,一个学人,在当下这个浮躁和功利层层诱惑的年代里,能否做到萧先生那样的“放眼看书”?能否遵循“以学心读,以平心取,以公心述”的“流程”潜心于学术精品的创造?
2007年,我曾拜读岳南先生的《1937—1984梁思成、林徽音和他们那一代文化名人》,知道了在中国现代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学人大流亡时期,彼时发生了“现代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次文化知识分子大撤退”。1937年的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深重危机,一大批读书人——中国文化的承载者——和大批国宝文物一起迁往中国的大西南,他们包括中国当时最有名的三所高校清华、北大和南开(后来组成了著名的西南联大)的师生,还有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中国营造学会的研究人员。那是一个学术资源极其匮乏的年代,也是一个不能放眼看书的年代,可是就在那样一个年代,那一群贫病交加的文化人,也没有忘记自己身为学人的天职,创造出中国考古史上一系列的辉煌成果,完成了《1937—1940年中国抗战损失估计》的科学报告等。
那是一段不该遗忘的历史,那里有许多不该遗忘的学人故事。对于那一代学人来说,有形的家国可以亡而文化学术不可以亡,文化和学术就是重建家国的柱石和基础。
我不知道当下的学人对这段学界往事会做何感想,但至少我个人认为,那是一笔值得继承且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相比之下,今天有如此优裕的读书条件可以利用,互联网又提供了那么丰厚的知识资源,这无疑是学人治学的良好外部环境。那么,他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治学,如何对待学术这一天下公器呢?
放眼读书可以扩展你的眼界和胸襟,使你避免肤浅、浮躁、偏执和狭隘。如此,也许你成为不了一个大师,但至少你可以成为一个称职的学人,一株会思想的芦苇。
在这里我留下一己的感想碎片,作为一个真实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