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来了。 二阶段
片断一
《非暴力沟通》
R•阅读原文片段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的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他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部,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
你在思考“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像我考虑开车送小孩上学时那样,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我确信,一旦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即使工作很艰苦,富有挑战性乃至举步维艰,我们也会从中得到乐趣。
I、三个工人砌墙,有人 问他们在干嘛?
第一个人没好气说:"砌墙 ,你没看到吗?"
第二个人笑笑:"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人笑容满面:"我们正在建一座新城市。"
10年后,
第一个人仍在砌墙,
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
而第三个人 ,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同样的起点,不一 样的终点,这就是积极心态的力量。不知道你在听故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三个人的表情?第一个“没好气”,显然他认为自己做的是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做的事;第二个笑笑,第三个笑容满面,看得出第二个人是愿意做这项工作的;而第三个人比第二个更开心,我想,对他来说,他正在做的不仅仅是一项工作,而是他的兴趣所在,是他选择了这项工作。
有人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把兴趣和爱好变成了工作。你会发现,再枯燥的工作,如果是你选择的,你会很乐意去做;看起来很有趣的事情,如果是别人逼你去做,你会觉得很烦躁。反过来,同一件事,有人会甘之如饴,有人会避之唯恐不及,究其原因,都在于看待这件事的态度:这是任务还是爱好?这是无可奈何的还是心甘情愿的?这是不得不的还是我选择的?
大家都知道,一件自己愿意做的事永远比一件你没有选择的事完成得好,而且完成得轻松。那么,如果有一件工作是我们必须完成的,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能愉快的高效率的去完成好呢?
非暴力沟通给了我们一个办法:改变态度。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来完成这个转化。
我们可以这么做:
1.列出日常生活中你觉得没意思,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2.在每一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告诉自己,这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3.在选择做后面写下理由,“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希望_____”
A1:我的生活中有很多不愿意做却必须完成的事,比如陪婆婆一趟一趟的跑医院,送父亲去来回需要六小时的地方钓鱼,没完没了的做家务……,这些都是我觉得不得不做的事情,我很不开心,觉得自己被生活折磨得没有自己,做这些事时也是一百个不情愿,往往情绪低落,做得也很敷衍。
学了之后,我完全可以换个态度来面对这些事情。
1.直面问题——列出这些无聊又必须做的时,写在纸上。
2.改变心态——在每件事前加上“我选择做”。
3.发现价值——找出选择做的理由。比如“我选择送父亲去钓鱼,尽管来回需要6个小时,但因为希望父亲开心,因而长寿,累一点,牺牲一点时间也愿意。”
A2:很多家长觉得陪伴孩子是件无可奈何的事,所以常常拿着手机坐在旁边就算是陪孩子了。这就是“不得不”的心态在作祟。
建议家长们也可以用一下这个方法:
第一步:写下这件“不得不”做的事。——直面问题
我要陪孩子。
第二步:加上“我选择做”——改变心态。
我选择陪孩子。
第三步:找出原因。——发现价值
我选择陪孩子,因为我希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我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