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苦烂片久矣
生活中有很多不起眼但很气人的事,比如花90分钟看一部烂片。尤其有些电影,宣传的时候锣鼓喧天,上映的时候被骂个四脚朝天 。
看电影不像吃饭,饭不好吃可以立即停嘴,电影不好看也会被钓到最后,因为中途退出会更痛苦。
所以,我们祈求良心作品,尤其是那些靠口碑逆袭的电影,比如当下热映的《无名之辈》。
二、官宣麻烦消停会
通常一部大热的电影,或多或少会带有这么几个标签:金牌导演,流量明星,颜值担当,鲜肉小花……幸好《无名之辈》中, 这些流量标签一个都没有。
当然有了这些流量招牌会更好,只不过在过去几年,我们有太多次被它们“骗进去”的遭遇,实在惹不起。
靠口碑逆袭的电影通常低调起步,可能是因为小成本,也可能是因为敏感。一般大制作都会伴随着大宣传,起码能保证前期流量。小成本制作就真的只能靠口碑做救命稻草了。
口碑是在观众当中口口相传的,它跟官宣的是两个套路。官宣要往大里讲,比如惊险刺激、爱国情操、视觉盛宴、梦想赞歌等等,以大范围网罗观众。口口相传是往小里说,比如人性矛盾、生活辛酸、婚姻悲剧、暖心幸福等等。
官宣是大力出奇迹,就像抡大锤一样,使劲砸出声音。口碑靠的是个性规模化,点很细碎,像针一样,但总有一点戳到你。
三、我可以是脑残粉,但我不看脑残片
大制作的轰炸我们已经有些麻木了,反而是小成本良品,我们会格外珍惜。身边已经有不少人吐槽过大热的电影都差不多,懒得看。有一些声量低的电影虽然不出名,但确实值得一看。
能够刻画生活,离生活比较近的好电影,比如现实主义题材的,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比如《我不是药神》以医药故事为题材,一下子戳爆了我们胀痛的情绪脓包。
跟消费一样,观众的观影口味也在慢慢改变。我们对大喜大悲、大德大恶越来越疲劳,需要更真实的触动和更细腻的情感体验。
浮夸搞笑、大快人心、大团圆结局等等故事都太美好了,美好得不太真实;追梦故事中的锐变、逆袭、爬上人生巅峰的桥段也太理想了,理想得像是虚构的。英雄、大侠、天才、道德楷模这些人设也太不常见,反而颇有距离感。
所以,当我们看到《无名之辈》里面的一众无名之辈,立马有了亲近感。种种场景很快投射到自己的生活中,顿时就有共鸣了。看到里面的人上演笑着活下去,尊严被踩踏,小人物总想干大事的桥段,更像真实的生活,而不是一场戏。
生活并不总是拼了命就有起色,很有可能拼命之后拖着残躯过得更惨,但你不能因此就放弃生活。
现在的生活处处讲参与感,讲体验经济,凡事都要跟我有关,连看电影也不例外。除了体验上追求逼真,故事也不能离我们太远。所以,抗日神剧、武打、神话、恶搞整蛊、夏日恋爱这些现实落脚点很少的电影,已经很难唤醒我们的兴趣了。
反而那些看起来没那么爆烈的题材,更能挠起我们的心。比如看病、买房、升学、单身挣扎、逼婚、出轨、食品安全、婆媳妯娌、春运、文化差异等等。
四、生活是立体的,故事是其中一个面
互联网兴起这几年,影视作品似乎也被汹涌的流量冲成了一趟浑水。流量明星、鲜肉小花迅速崛起,很受欢迎,但鲜有经典作品。总结一些老派评论员的观点,就是拿捏不好尺度分寸,要么表情僵硬,要么用力过猛,总之尬得很,还非要给自己加戏。
当然,流量冲击也在很大程度上冲醒了观众的头脑,使他们对看到的东西有一份客观又清醒的认识和见解,通过更多自主选择也释放着自己的真性情。所以,我们现在很少集体清一色地歌功颂德,除了英雄好汉、才子佳人能获赞无数,像灭霸这种宇宙级大坏蛋也能实力圈粉。
生活不是演出来的,它略微沉重,但丰富得很。我们喜欢看到生活悲而不伤,丧而不绝望,喜怒哀乐糅杂在一起的样子。道德圣人和大奸大恶都不多见,我们生活中接触的多是并不起眼但个性鲜明的普通人。我们期待更多从普通人当中挖掘出的好故事,这样我们就可以沉浸在故事当中,不用去纠结演技、情节、主题、炒作等破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