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其它部门的出差同事聊天,了解靠近一线的MKT人员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规划和打算,感慨良多。这种感慨包括对人的,也包括对职业发展的思考。对人来说,明白人和明白人聊天,会轻松很多,三言两语就能聊到点子上,对待工作和未来发展有很多共性的认识。对于职业发展,如果是在职场,那么就要把自己打造成“硬通货”。
硬通货包含两层意思:
1、通货:通用技能和能力,目前工作中积累的知识、能力能快速转移应用到新的公司和领域;
2、硬:具备的技能和能力要超越常人,做到卓越的程度。
有些人在公司呆久了,如果不时常保持危机感,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外面的就业环境和行业变化。久而久之,就会丧失通货的属性,他在公司内部细分岗位上积累出的所谓经验,很难在外面得到快速的平移和复用。如果把他看成一个就业市场上的商品的话,可以说丧失了通货的属性。特别是在大公司,由于人员众多,业务流程经过多年的积淀和改进,人员分工不断细化,每个岗位都是整个流程链条上的一个螺丝钉,这颗螺丝钉的职责已经高度明确。而不同的公司流程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对于通信行业,寡头的趋势尽显,业内的公司️已所剩无几。行业外的公司,整个的组织架构、人员分工、能力要求都有很大差异,更是造成了在公司内积累的很多所谓的能力和经验得不到外界的认可,这一点非常尴尬。
此外,对于个人来讲,要把行业和公司环境和自身的发展一定程度的分开。行业和公司只是大范围的趋势,而对每个人来讲,你只要一个机会即可,即使这个机会很稀缺,你也只需要比其它人更有实力即可。就像一位老话里讲的:
当狼来了,你不用跑过狼,只需要跑过你身边的其它人就行了。
既然如此,那怎么把自己打造成硬通货呢?还是分两方面来看,一个是通,一个是硬:
要打造通用能力,首先要求和外界保持连接,保持信息的互通,这是第一步。从外界的信息中,我们可以获取市场的需求以及发展方向,包括行业内和相关行业的企业近期的发展方向,对于人员的最新需求。比照自己的现状,能否有所交集,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侧重去锻炼和培养,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机会,尽可能的和外界发生关联,提升影响力。
一个国家融入世界的第一步是打开国门,一个职场人融入行业的第一步就是保持连接。
能力通用之后还要硬,那么就需要不断的培养和磨练,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写作的能力等等,都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提升,这是做事的根本,是无论以后到哪里,干什么,都会受益的基础能力。
未来,充满挑战和变数,唯有认真过好每一天,剩下的交给命运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