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想一想,古玩行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场所,如果有一个地方可以光明正大的卖假货,也就非古玩行莫属了。
今天我就来谈一谈古玩行的那些事。
早些年的时候是有漏的,那个时候,会有一些收古的商人走街串巷去收东西。但是现在这个行当基本是绝迹了。一方面是各种理财节目,各种收藏节目大肆宣传,那些农民手里有东西,上点年份,就觉得还不得卖个百八十万的,往往比市场价都要高,很难从他们手里收到东西。另一方面,造假已经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更小的代价我就能拿到一个高仿品,我为什么非要拿真货呢,何况真货也不好卖。古玩行基本上是半吊子多,我也不指望能见到行家。
我们这里不谈古,主要是有玩儿为主,当然,也有可能涉及到古,到时候,我们顺便一谈,亦无不可。
近两年,玩文玩的人确实多起来了,在北京尤其多。当然全国也基本都是这个情况。这可能是中国近几十年来完成了资本积累,人们开始关注更高的精神追求。
早些年,说人有钱,脖子上戴一大拇指粗的金链子,现在人不一样了,手里拎一串佛珠也可能值个十几万,但是相对比起来,后一位显然不如前一位张扬,表现的更有内涵。
据说头些年古玩行好做的时候,路上捡个石头都能卖钱。
报国寺流传着两个故事,很有意思,说是报国寺刚开市不久的时候,有一个摊主支摊位,从路边搬了一块石头,一老头转悠半天,什么也没看上,最后一指这个石头,问,老板,这个怎么卖?
还有一个故事,报国寺门外有几家饭馆,中年吃饭的时候,老板给摊主往里送饭,吃过饭,摊主随手把碗一搁,这时候就走过一个客人说,老板,那这个碗怎么卖?据说,一直到现在,报国寺门外的饭馆都不用青花碗,怕那个摊主一起兴就给卖了。
如果这两个故事是真的,那么现在的古玩市场其实还是比较理性的。
不过事事无绝对,古玩行是一个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地儿。就是头两天,一个出摊的大哥,一不小心打碎了邻摊一个“古”花瓶,都是摆摊的,说不上谁为难谁,赔了人一百块钱。这里顺带提醒一个各位,现在的人很不讲规矩。大大咧咧的,东西看完,随手一抛就扔摊位上了,拿两翡翠的镯子,相互磕着听响儿。古玩这个东西,咱不说真假,都是很娇气的东西,你要是弄坏了,说不好听的,十万八万都是它,到哪你都不占理。好,接着说这个花瓶,说这大哥赔完钱,把瓷片收拾收拾摆自己摊位上,没过十分钟,就有一大爷过来,问这花瓶怎么卖?大哥说,没打的时候我卖八百,现在您喜欢给个价,合适就卖。大爷说,这瓷片不少吧?大哥说,不少。(刚打不到十分钟能少吗?)大爷不放心,又拼了半天,确实不少,两人一报价一扯皮,最后四十成交。虽然最后还是赔了,但这个梗还是让我们乐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