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2小时的银瓶嘴(据说是广东东莞最高的山),我爬了一次再不想爬第2次;身心疲备到快虚脱的我,却用了6小时,通宵达旦爬泰山,到底是什么魔力,吸引原本抗拒爬山的我,还激动到写文来回首这一切呢?
有人说,古代皇帝老喜欢往泰山跑,我边爬边想,足足6小时啊,古代皇帝去一趟泰山,负责抬桥的桥夫不累死?历尽千辛万苦,站在山顶俯视泰山全貌时,对“一览众山小”竟没啥感觉,这些原本吸引我,冲动决定登泰山的理由,在成功登顶后,却毫无感觉。泰山之行,最触动的我,是那些预料之外的体验感悟……
泰山之行,因她坚持,方得奇迹
2018年10月22日晚上,我们DGTC6位娘子军,分布在前往山东济南赛场的2辆的士上,同伴冬珍老师兴奋地嚷嚷:比赛结束后,我们一起去爬泰山吧?虽然的士师傅告诉我们:登泰山,快的话要4小时,慢则要6小时,但是联想到“一览众山小”的霸气,听说泰山是神灵之地,我就轰然心动了。
结合的士师傅的建议,我们计划好了,等比赛结束,我们从晚上7点开始爬,凌晨2点爬到山顶,在山上租账篷,睡到天亮看日出,看完日出就坐缆车下山……赶回赛场参加颁奖典礼……完美……
完美的计划,却是一波三折
第一折(缺御寒和登山装备):当我们自信得意把完美计划透露给山东培联张美副会长时,她吃惊的眼神,透露了我们的天真,就我们这些在南方才能御寒的冬衣,在泰山简直会被冻死,一缺足够御寒装备(军大衣式的雨绒服),二缺登山装备(登山鞋),最终的解决办法是:通过资源整合,调配6人冬衣和鞋子,2人放弃,助力4人成功登顶。
第二折(身心疲惫,差点放弃):出乎意料的是,比赛前1天晚上,我一直到凌晨4点多才睡,早上6点起床洗漱后赶往赛场,前后只合眼不到2小时(没用“睡”字,是因为从头到尾没有进入深度睡眠,处于浅意识状态),比赛持续1整天,因为抽签号(我们2人在上午,4人在下午)决定了:连续超12小时没有消停过,不是在参赛,就是奔波在各赛场。
前后连续5个月处于高强度备战的我们,在得知全员成功晋级全国40强的那一刻,瞬间释放。释放的连锁反应却是:赛前规划时,对登山的欲望,赛后,却演变成,对休息的渴望。我们的身体在暗示我们:回去好好睡一觉,迎接第2天的颁奖盛典,不去爬泰山了……
冬珍老师失落地看着我们,毅然坚定地说:你们不去?那我一个人去……
我们是一个TEAM,要爬一起爬,最艰难的备赛,已经挺过,爬个泰山,难不倒我们,于是我们收拾装备,向泰山出发。
第三折(缺乏经验,冷热交加):想到泰山冷,我们全副武装上路,从来没有穿过这么厚的衣服去爬山,负重爬山的后果就是:气喘吁吁,冷热交加,爬的时候,汗流浃背,稍作歇息,又冷的刺骨,想想看,这4位姑娘,本来就困的不行,又冷热交替,加上泰山的石阶,越来越陡,特别是最后登顶的那一公里,简直是陡到恐怖……爬到想死的心,都有……
一波三折的我们,是如何成功登顶的呢?
其实在泰山,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士多店和小旅馆,爬到想死的我们,完全可以放弃,留宿旅馆睡个饱,是什么魔力,促使我们坚持到底呢?
因为那是一场顿悟的修行,有关于人生的,有关于目标的,还有关于培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