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十月底,在大神cnfeat千字文的感召下,我开始进行每日一写,每天保证写一千字,在简书上发布,大部分为个人成长类别,自我管理,读书笔记等等,很多人觉得每天写东西不可思议,但其实每日一写是件很有快感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除了每天固定输出一千字左右,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每日输入,读书,思考,经历,参加活动等等,每天都在高频率地消化吸收有益的东西。
很少有人知道我写每日一写同时也是为了做接下去的公众号所做的预热,去年八月份的时候,我和身边的一些朋友讲了自己想做一个适合文艺青年的新媒体平台(说人话就是微信公众号和APP)。在移动时代,豆瓣影响力逐渐下降的情况下针对都市文艺青年人群推荐一系列吃喝玩乐等生活体验类活动,同时通过公众号推送文艺类的资讯和文章。自十二月中,我逐渐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微信公众号的维护运营上,目前每周一至周六发送一篇文章。
至今为止,每日一写写了45篇,微信公众号更新了16篇。
发现每日一写和运营公众号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每日一写更多只需要关注自我成长,微信公众号更多是不断地把自己往外掏;每日一写写完发送之前稍微看几遍,发出了还能够重新编辑修改,微信公众号发送之前至少要看十遍;每日一写花时间在搜集素材,从每天早晨一睁眼就在扫描身边的事物和琢磨发生的事情,微信公众号花时间进行排版和校对,生怕错了一个字,多个一行,不够美观以致影响了用户阅读体验;每日一写更多思考如何写出优质的内容,微信公众号更多思考如何起个引爆的标题。每日一写是学习和总结,微信公众号是引流引流再引流。每日一写是一个员工或者一份工作,微信公众号是开公司当老板。
一步一步的从天上走到地上,做好钻进泥潭的打算。
在做公众号之前,看了不少如何运营的文章,比如在百度博客豆瓣天涯知乎发帖回复引流,然而到了真正做的时候才发现有用的或者凑效的并不多,或者是不适合目前阶段,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前两天朋友和我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说和做是完全两码事儿。做公众号这件事儿是从高大上的手段开始尝试,一步一步的从天上走到地上,并做好钻进泥潭的打算。
如何把10万+阅读量的文章转载成两位数阅读量?
譬方讲微信公众号文章是选择原创还是转载这件事儿,一开始打算全部靠自己来写,后来发现如果全是自己写估计过一段时间就没有内容可写了,或者是把自己给逼疯了累垮了。那么问题来了,转载什么样的内容?前几天转载了一篇10万+阅读量的文章,事先我七拐八拐加上了作者的微信并征得了对方同意,专门花了很长时间进行排版编辑,发出去的那天恰逢12月31日,大家都在跨年,本身这个公众号受众大部分在上海,文章的内容是讲北京的酒馆推荐,结果阅读量创最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运营和拍电影
这两天在读《十年一觉电影梦》,讲李安拍电影的一本书,李安在拍摄最早的父亲三部曲的时候,都是在坚持做自己,尤其是《推手》和《喜宴》两部作品,是李安自己写的剧本,奠定了李安的导演之路和未来风格。
——各地片商,媒体对我的支持,观众对我的熟悉与期待,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一个市场潜能,它虽然不像好莱坞那么大,但它是一种市场,是我的“腰杆子”。有了这个群众基础,我不会是光溜溜地去面对一个不可知的市场,或者得听从老板的卖点去拍片。因为我自己已有基础,本身就是一个市场,所以比较能够照自己的模式拍片。——摘自《十年一觉电影梦》喜宴
有自己的风格和执着,而在坚持自己的同时,李安逐渐学会同媒体同自己的影迷打交道。能够首先成功地做自己,才会有一系列好莱坞片商找上门来,才会有后来《理性与感性》、《冰风暴》、《卧虎藏龙》。运营一个做内容有情怀的公众号,同样得先有自己的风格。
不累积到一个数量级是看不出效果的
今天在看一篇讲运营工作习惯的文章,里面提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运气,而是习惯。之前给自己定的工作任务是产内容,增资源,促合作,现在发现还要强运营,每天看3篇关于运营文章,每天写运营笔记,分为3大板块 A.今日完成事项 B.明日计划事项 C.今日收获与感悟 。每周写一篇运营周报。加入6个运营群,本月读完一本运营的书。
——以上是新年第一次运营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