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刘润对流程的解读
刚读了刘润先生的《流程的存在,不是为了制造各种麻烦,而是为了解决3种问题》
流程定义:
“流程,就是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动作。这些动作,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执行,直接导致着特定结果的出现。”
流程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流程要解决的第一种问题,是屏蔽复杂度带来的混乱。
流程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减少尝试带来的损耗。
流程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规避责权利对等的漏洞。什么是责权利对等?责权利对等,就是责任、权力、利益必须同时、对等地发生在同一个主体身上。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
二 流程无处不在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按部就班的来执行,无论吃饭、运动还是休息、睡觉都是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的,所有流程是这些步骤的规范,就如同一个眼神对方就知道你内心要表达的所有含义,而流程管理就是要达到看到这个眼神就能知道如何正确的会意,而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去沟通、去解释。
从这个层面上去理解,刘润先生讲的解决的三个问题就是“效率和公平”问题,效率是避免混乱和损耗,公平则是责权利的对等处理。
所以流程管理的重要性是为了让内部沟通更加通畅,让人与事在一个组织内部能快速的到达最终结果,避免重复性的解释工作。
三 公司内部的流程管理
公司里面的所有规章制度、资格认证都是“流程问题”,规章制度让人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资格认证方面最普遍的就是ISO9000 管理,这个质量管理体系就是为了让流程通畅、可控、可查,同时也为流程的改进提供了数据参考。而人们常说的要突破“流程”避免官僚化,其实是需要改革流程中的“弊端”,并非取消“流程”,前面说过了“流程”是必然的存在,只是你制定的标准化处理过程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否能解决企业沟通效率问题。
官僚问题和“流程问题”并不是必然的存在。“官僚”可以把任何“问题”当成问题,即便你没有流程可以推卸责任,他依旧会找其他理由来推诿,所以把流程管理认为是官僚产生的根本是错误的。
四 流程管理中的问题
流程管理也存在管理的通病,不好管也不好理,管理就是责权利的明确界定,但是这是部门之间的沟通问题,责权利划分很难如切豆腐一样能分割的清清楚楚,往往都是交杂在一起的,一环套着一环,甚至互为原因,如果在“责权利”具体的划分上要想搞的非常明确,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能达到这个程度就说明“人”是多余的了,这个过程已经完全可以“机械化”,而人的存在就如同“关节”一样,要有能力让关节灵活运转,而不是处处牵制。所以流程也一样要有应急和监督机制,防止扯责权利划分不清扯皮现象的存在。“会议”存在的必要性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五 流程管理中的“官僚作法”
现在流程管理的弊病是很流程成了“审批”机制,只是一级级的审阅内容和文件,对于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缺少系统的掌握,比如立项,领导只看预算权限、前面流程传递的结论,只要前面流程递交过来的是同意的,这边就根据授权进行审核,看上去是在“合规利用权力”,但是审核的依据是什么?审核的结果谁来承担?所以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的时候,官僚作风就登场了,因为立项的发起者一般是具体业务人员,通常属于基层员工,他们只负责对项目进行分析和描述,而分析数据的来源、可靠性等依赖他们的能力与主观判断,这时候“领导授意”就会起作用,完全可以按照领导的意见起草报告,当这个报告提交的时候,接下来还有哪个部门能提出反对意见呢?有反对的再去调整“报告数据”,这样就造成了“报告数据”是为了“结果而编造”的,这就是“流程的官僚作法”。
六 如何解决流程中的“官僚问题”?
当你的调查研究缺乏独立性和可验证性的时候,已经注定了“官僚”的滋生。似乎到这里让人感觉很绝望,因为一个新的项目或者创新的事物,其实是没有多少历史数据可以参考的,新生事物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和风险,没有谁能确保一定能到达预期的结果。很多政府投资的项目失败了,投入的资本打了水漂就是这个逻辑,未来不可控与意外的不可避免。
所以前期数据调研分析一定要真实可靠,其次后期的过程控制一定要有精确的过程控制和标准,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持续问责制。(这系列问题我们后面再探讨)。
不是流程问题导致了“官僚问题”,而是官僚一直在“钻”流程的空子,所以流程管理一定要保持持续更新,让“官僚”作法没有机会可以“见缝插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