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言】录于此,因为我感觉,这不仅仅是校长看的文字。
柳斌曾说: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陶行知把校长比之为学校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应是教师的教师,校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甚至影响着学校的兴衰成败。任何一个学校所取得的成绩或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了与校长的思想、观念、才华、能力、综合素质有密切的关系外,更与校长的工作态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甚至校长的工作态度对学校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当今的校长面对社会经济的新常态,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做教育呢?
态度一:每天多用心一点点
有一组用数字表达的公式,便形象地告诉我们了一种做教育也包括做人做事的直观态度:(1+0.01)的365次方37.78343433289,1+0.01,也就是说一个人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以后,你将进步很大,远远大于1;1的365次方1,1代表原地踏步,一年以后你还是原地踏步,还是那个1;(1-0.01)的365次方0.02551796445229,1-0.01,也就是说你每天退步一点点,你将在一年以后,远远小于1,远远被人抛在后面,将会是1事无成。
与时俱进,不进则退。做教育,校长每天多用心一点点,每天多付出一点点,每天多努力一点点,你就会变得优秀,变得不可替代,教育也就会做得很地道,很有味道,教育更会做成一种品牌,做出一种十足的影响力。
态度二:把职业变成事业
20年前,大卫.安德森与吉姆.墨菲都是普通的铁路职工。20年后,大卫还是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而后者则成为铁路总裁。人们问其原委,大卫感慨地回答:在当时,我工作是为了一小时1.75美元的工资,可吉姆不是,他工作是为了这条铁路。小小而又真实的故事,却耐人寻味,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于此!
如果把我们所从事的神圣工作仅作为获取有限工资的一个差事,作为养家糊口的一个途径,我们会总认为自己是被雇佣的劳动力,是在出卖自己的体力与智力以获取等价的金钱,乃至于获取根本不对等的金钱,我们就完全可能为工资而工作,而不会把教书育人工作作为一份事业用心去做,在工作中带着情绪,稍有不如意,便牢骚满腹,消极懈怠,便可能成为家常便饭。
职业交换薪水,事业创造价值;工作可能很辛苦,但事业一定很快乐。如果我们把职业当成事业,在工作中就会力求完美,虽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我们会努力做到最好,即使是单调、烦闷、枯燥的工作,你也会把它视为愿为之付出毕生精力的一种工作,你更能从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以及工作的美好。
态度三:主动作为大有可为
鸡蛋从外打破仅能成为食物,而从内突破却能诞生生命。一个人主动思考与探索比起被动接受与应付,虽然更有难度,甚至更具挑战,却充满着无限生机,蕴含着无穷的可能。所以,校长办学要有自己的思想与主张,要具有超前思维,要主动谋划主动作为,不能被动而行碌碌无为,无所事事。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变化,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当你在拥有这个优势时,必须主动出击,主动作为,才能把握下一个优势,让你永远处于不败甚至领先的地位。反之,则会处处被动,处处落后,处处挨打。
比如说,长期以来在教育界总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高考是指挥棒,高考不改,学校教育无法改善。其潜台词是,如果高考制度依然延续,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教学,就只能是满堂灌,或者就只能是死记硬背,死整蛮干,学校就只能以应试为主,或者就只能把孩子当成应试机器,把班级弄成应试车间,把学校办成应试工厂,这种被动思维当然就只能让教育永远置于一种乱象与怪圈中。
联想到杜郎口中学,该校曾经连续10年成绩全县倒数第一,学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1998年春,初三年级有个60人的班,中考前只剩下了11人,全校一年升入高中的不过10个人,如果崔其升校长不穷则思变,不主动改变课堂,不主动解放学生,不主动进行课堂革命,如果崔其升校长只在那里等待观望,被动徘徊,那么还会有今天的杜郎口吗?
北京十一学校的课程变革更是风生水起,选课走班、打破班级管理制、取消班级授课制、取消班主任和学科教室,他们开发的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个职业考察课程以及272个社团,让学生得到了真正个性化发展,并且一举获得了国家教学大奖。我在想,如果李希贵校长不是主动用一系列举措颠覆传统的课堂与教学模式,如果李希贵校长还在那里等待高考制度的改革,如果李希贵校长还是沿用老模式办学,那么还会有今天的十一学校吗?
态度四:远见就是境界
非洲黑奴伊索在奴隶主家当管家,一次奴隶主带奴隶远行,临行前大家都想携带轻一点的东西,只有伊索选择了最重的米袋子,大家都笑他傻。一行人每天都要吃饭,米袋子越背越轻,最后伊索空着手走路了,大家佩服他的高明。做人需要远见,做教育更需要远见。
校长办学一定要有远见卓识,绝对不能只顾眼前,急功近利,更不能拔苗助长,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对于那些或许当下看不到成绩受不到益处但却对未来会有长足发展的事,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浮躁去执着坚守,而对于有些当下便能斩获显著成绩但却对今后发展带来不利的事,要能够痛下决心给以摒弃,特别是千万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牺牲学生的未来幸福人生。在时下颇为流行的关于中美教育的比较中,一个看起来是悖论的现象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中国学生普遍被认为基础扎实,学习能力超乎寻常,在国际大赛中屡屡摘取桂冠,将欧美发达国家的学生远远甩在后面,而中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却严重缺乏,中国能够影响世界和人类的重大科研成果却乏善可陈。另一方面,美国基础教育质量在世界上被公认为竞争力不强,在各种测试中的成绩常常低于平均值,就连美国人自己也承认这一点,然而美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特别强,美国科学家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始终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其原因也许很多很多,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只是为了眼前得失,为了蝇头小利,而没有从长远出发为学生未来人生着想,也没有从教育的规律遵循去用心,更没有从为国家为民族的繁荣振兴而担当。
恢复高考以来的三十多年里,我们一直在不停地奔跑,跑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累,却很少停下来问一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奔跑?教育似乎变得越来越功利,越来越短视,教师上课是为了谋生,学生上学是为了获取一块进入大学的敲门砖和弄一张就业的通行证,校长办学校是为了追求教育的GDP。由于教育缺乏远见,教育工厂培养的是考试机器,而不是心智健康、全面发展、具有创新品质和人类情怀的人,应该说让受教育者丧失了面向未来人生的能力,让我们的教育丟掉了根本,让国家民族失去尖端人才与技术的支撑。
态度五:在喧嚣中坚守宁静与纯粹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从前慢》被谱曲之后,羊年春晚通过刘欢演唱便广为传唱,悠扬的歌声里,给我们传递的是,所有人都在向往与留恋着那份慢。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应该形象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真谛。教育千万急不得,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需要静等花开,需要给孩子留下空间和时间,教育不能做成工业那样,为了完成任务,可以拼死拼活,加班加点,甚至不择手段,通宵达旦。
梭罗的《瓦尔登湖》,让无数人沉醉沉迷,在这样的一个人心浮躁,世态喧嚣的社会,显然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了。然而我总是常常期盼,我们的校长,在其内心深处能够保留一片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不管外界怎样浮华,人心怎么惶惶,世态怎么炎凉,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从容而自信地行走在教育的路上。然而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校长却缺乏一种沉潜的意识,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让自己在外界的喧嚣与浮躁中俘虏了自己。
教育是静的事业,也是纯粹的事业,这就要求我们的校长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守住一颗宁静的教育心,同时要竭尽全力让育人环境保持纯净纯粹,因为当教育裹夹了太多的偏离教育本真的东西的时候,就会迷乱我们的的心智,让我们在迷乱中迷失行走的方向。校长能在喧嚣中坚守宁静与纯粹,能在浮躁中用平平常常的心态,虔诚而又静心地做着教育,并把平凡而实在的教育做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既体现一个校长对教育的情怀,又彰显一个校长做教育的品位和境界。
态度六:在创新中创造
唯一办事聪明的是裁缝。他每次总要把我的尺寸重新量一番,而其他的人,老拖着旧尺码不放。萧伯纳的嘲讽虽然让今天的教育者有点尴尬,但对我们更是一种提醒和启发。从聪明的裁缝那里,我们学到的当然不仅仅是量体裁衣,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做有个性和做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教育,而且要明白,教育需要创新。
今天的校长应该认识到,学校教育已经穿越了边界,穿越围墙进入了社区,甚至飘洋过海拥有了世界视野。从电视到互联网,再到慕课、翻课堂乃至大数据,新的技术不断影响甚至改变着教育,一个孩子只要用心,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获得知识,而且什么东西都可以学到。决定着教育未来的,可以说是那些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来适应学习的组织和个人。
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早在100多年前,俄国著名数学家马尔科夫就曾谆谆告诫我们:任何一个进步的体系,也都是开放的,不然,就会丧失其发展的可能性,因而也就会丧失其进步性的特点。
校长领导和管理一所学校,就学校层面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学校的提升与发展。当面对社会形态的变化和社会对教育必须变革的诉求,当面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型和一个新的教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