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像还是景物,模特不美吧,但怎么那么好看。瞧这这角度,瞧着这笑容,还有那满满溢出来的幸福”!
网络那头的“释然”一阵停顿,突然给我发过来这样一幅照片:杂乱的背景被巧妙虚化,右边未经加工的原木和铁丝捆绑的简陋梯子被光线凸显照射,倾斜地占据了画面的一角。左边三分之二处一位衣着朴实鬓发斑白的老太太手里拿着带枝叶的柿果,坐在码放整齐的柴堆边缘。梯下和老人的脚旁散落着树上采摘下来熟透了的红柿子,阳光暖洋洋地挥洒在绿莹莹的青草地和老人身上。梯子、柿子、老人和柴堆作者把画面场景交代的简洁明快,一幅乡村气息劳动收获的画卷亲切地扑面而来。
这有点极大出乎我的意料与正常的逻辑思维!
认识从未谋面的“释然”是在一个微信读书群里,偶尔聊那么几句闲话,在我的印象里她是全职家庭主妇,平时忙于接送和打理孩子的读书与成长,此刻因我最近拍的几张照片开始沟通起来。她说她挺欣赏我平时拍的风景片,觉得我镜头下的景物都有着特殊的视角和别样的美,这种视角是一般的摄影爱好者所不能领悟与企及的,还说能拍出像我这么有内容又有美感的照片是不多的。
“释然”的肯定这让我头脑有点儿小自得。其实,我只是平时喜欢手机拍拍风景照发到朋友圈玩味而已,最多算是一种娱乐与爱好吧。
蓦然,话题一转说她喜欢我拍的景物,但不喜欢我拍的人物,给一些艺术界朋友看过我拍的片,他们跟她看法一样。
对于她说我拍人物没有景物得心应手我表示认同。因人像很少拍,毕竟不是专业摄影师,作为一个爱好者人像没有景物拍起来机会多,偶有朋友让拍几张大多也只是模仿他人的画面而已,也非专业模特那么漂亮的素颜普通人,我的理解是她指我拍的人物看起来不那么漂亮
我告诉她自己也知道这方面的不足,在不断学习进步,争取以后努力把人像拍漂亮拍好看。她还说一般好看的都是修片的结果,一看你的照片就没动过。拍近景大景写真让我换个方向,走些不寻常的路,如我的风景片那样自成一派。
我并不在意的呵呵着,想着“释然”的认知也就是局限于人物漂亮与不漂亮,短暂迟滞她给我发过来这么一张出乎意料的照片!
这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未曾想到她所指的是社会意义之格局的大美,而我还在囿于小我的漂亮不漂亮而漠然着,一时让我觉得自己之境界比起“释然”所指的漂亮相形见绌。
生活里人与人差距是什么,为何别人比你有境界,为何他人看问题比你站得高看得远?茫茫人海看起来都大相径庭。但格局之差和灵魂之别才使人有了不同的局面。
放大自己的格局吧,做一个俯瞰世界的你我,人生才会有别样的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