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各国的同学都喜欢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尽管收取了2000日元的参加费用,但是相比自行前往的费用,是相当优惠的。这是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多的同学参加集体活动,有两辆巴士载着我们近50人去往京都。
京都是是日本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于794年起被定为日本的首都,当时名为“平安京”,此后多次成为日本首都,成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当时称为“京都”,之后,次第演变成“京之都”(きょうのみやこ)、“京”(きょう)、“京都”(きょうと),因此“京都”后来成为了此城市的专有名词。
由于路程遥远,当天要返回学校,只参观了两个景点,分别是清水寺和金阁寺。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建于公元780年,占地共达13万平方米,由奈良子岛寺僧人贤心(后来改名延镇)所创建。因为多年来战乱等灾害受损,德川家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于1633年重修清水寺,也就是现存的样子。清水寺为栋梁结构式寺院。正殿宽19米,进深16米,大殿前为悬空的“舞台”,由139根高数十米的大圆木支撑。寺院建筑气势宏伟,结构巧妙,没有用一根钉子。寺中六层炬木筑成的木台为日本所罕有。时值红叶谢落之际,依稀还能看到红叶的影子。自从9月份来日本,在这里见到了最多的人群,寺院门口的商业街像极了国内古镇在节假日里繁华的样子。有各种商铺贩卖着各式业样的纪念品,有雨伞、扇子、人偶、漫画的衍生物等、还有很多好看的和果子。
游客中有很多外国人,大多数是中国人。景区的标识牌都标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韩文。有日本特色是,游人中有很多穿着和服,这其中又有三分之一是中国女孩。同样都有亚洲面孔,有很多其他国家的游客会请求和这些穿着和服的中国女孩合影。但是游客们的本意都是和穿和服的日本女孩合影,最尴尬的是来自中国的游客邀请到和穿和服的日本女孩。
金阁寺又名鹿苑寺,因其主殿舍利殿修建的金碧辉煌,故很早以前就被称为金阁寺。现址原为镰仓时代西园寺家所拥有的宅邸,为藤原公经所建,曾经荣华一时,但在历经多代之后因为缺乏整理而倾圮。又经历战争、和放火事件,今日我们所看到的舍利殿是1955年依照原样重新修复建造的,1987年全殿外壁的金箔装饰皆全面换新,成为目前的状态。
日本神社众多,去日本旅游,去神社参拜祈福是很多人都会做的事情。参拜祈福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程序,到神社本殿的道路称作“参道(さんどう)”,顾名思义即“参拜的道路”。此处日本人有个习惯,他们大多都走在参道两旁而甚少走在参道中央,这是因为参道中间是留给神走的。参道尽头,接近神社拜殿时就会看到 “手水舍”。进入拜殿前,参拜者必须先在此处净身后开始参拜。在古代,人们所谓的“净身”是需要到瀑布下泡七天七夜的,如今只须洗洗手、漱漱口即可。但是,如今即使简化了,要注意在净身的过程当中不要左顾右盼,专心右手持勺洗左手,随后左手持勺洗右手,再舀水倒入掌心漱口后吐掉。随后登上拜殿鞠躬,走近赛銭箱,日语将这个步骤称为“お赛銭(おさいせん)”,即把香油钱丢到赛銭箱中。一般来说都是投日币5円,取5円和“ご縁(ごえん)”同音以祈求与神结缘的意思,另外也有10円(两枚5円,代表重叠的缘分),15円(“十分ご縁”,代表满满的缘分),45円(代表“始終ご縁がありますように”,愿自始至终皆有缘分),甚至还有新年参拜时丢掷代表“福来い(招福)”的2951円等等各种金额都有,不过一般而言都是以丢中间有洞的5円或50円硬币为主,取硬币有洞象征愿望如祈愿般实现(通り)之意。丢香油钱的动作不单纯只是对神明及神社献上金钱而已,透过丢硬币的动作所造成的声响可以通知神明你前来参拜了。丢完香油钱后,退下一步,拉铃铛绳索摇一两下,这动作的意义同样也是告知神明你前来参拜。摇完铃铛后,对拜殿内深深鞠躬两下,然后将手掌举至胸口前,双手张开到与肩膀同宽拍手两下。拍完手后合掌低头,这里并非是要开始许愿,而是向神明诚心感谢过去的照顾,并对神明在心中说出自己接下来还会如何努力达成目标。向神明参拜完后,放下双手,接著再深深鞠躬一次,并且倒退著离开拜殿后才能转身离去。
在日本神社抽签也是人们喜欢做的事情,在大部分的情况下,神签是写好了运势的纸张,以随机的形式让人自由抽取。抽好的签上,会印有有“恋爱”“工作”等方面的运势。除此之外也还印有总体运势。按照“大吉”>“中吉”>“小吉”>“凶”>“大凶”这样的顺序,运势逐渐下降。抽到好的签就可以带走,若是抽到了不好的签就留在神社里的系签处,受到神社的保佑。
神社里还有用于祈愿的绘马。日本人自古视马为神明的坐骑,故有信徒将活体的马奉献神社以表虔诚或祈愿,因神社方面马匹需要活动空间、饲养费用;信众方面碍于马匹价格昂贵等不便因素,渐发展为木马、土马、纸马等非实物的马型物品,最后发展在木板上绘画马匹,称为“绘马”。现在定型化的绘马呈现如“家型”之五角形,会印上神社或寺院名,一面是马匹图案,另一面空白供信众书写姓名、心愿。
此外,还有御朱印爱好者,在日本的寺院和神社里收集神社御朱印。御朱印原本是日本佛教信徒抄写经文后而获得的凭证,后来逐渐简化为参拜者向神社或寺院供奉少量金额的钱币(通常为300日元),即可获得神社或寺院方面人员在参拜者所提供的御朱印帐上书写并盖章的参拜凭证。御朱印帐是参拜者自己携带至神社或寺院的簿子。在参拜者自身未准备御朱印帐,或神社、寺院方面有权授予御朱印的神职人员不在场时,有时会提供一张先前写、印好御朱印的纸张。受理处通常名为“授与所”、“御朱印所”、“社务所”、“寺务所”等。人流众多的寺院只有在办理御朱印的窗口排起了长队,可见喜欢收集御朱印的人不在少数。
日本各地方神社众多,礼节习俗较为微妙,权当了解。
Gl�$�5�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