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更的第四十八天。天气晴朗。
昨天讲到哪儿了?讲到基蒂为了那个浪荡公子汤森差点飞蛾扑火,如果基蒂再虚荣一些,也许她会甘心委身于做汤森的情妇,但她完全不接受,在识得汤森的真面目后,出于被动跟着丈夫沃尔特去了霍乱横行的内地。虽然沃尔特最后承认了自己最初带基蒂来的原因里有想让她死的成份,但这不也间接说明了,沃尔特没有做到前面他自己说的:只需要给他爱她的权利就可以了。他还是参杂了付出后的索取,然而承认爱情需要回馈有什么可耻的吗?
如果把爱情说成有付出就要有收获,你会觉得过于理智,难道一味的付出不要求回报就是真正的爱了吗?可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呢?我们能想到的这种不计回报的付出可能最多的也就出现在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上,可又仔细想想,如果正确的爱用错误的方式去表达,那它最终又是否成立为爱呢?
仔细想想,即便是被利益熏心的母亲养大,但基蒂的内心还是善良的,她羞耻于做别人的情妇,出轨的初衷是以为自己找到了真正的爱情,被发现后她不敢面对沃尔特,如同惊弓之鸟如履薄冰,但又在心里盘算着沃尔特发现后自己的洒脱承认,我们能看清的,想必时常读书的沃尔特也是能看清的吧。
思想上的理智有时战胜不了躯体上的忠诚。
表面上看上去波澜不惊的沃夫特在那个时刻内心想必也是异常汹涌的吧,他给了基蒂两条路:一条是跟他去霍乱横行的内地,一条是起诉离婚并要求汤森夫人同意汤森立刻跟基蒂结婚。此刻,我们还是能看到沃尔特的理智存在,他为基蒂铺了两条路,其实本质上就是让基蒂选他还是汤森,而即便选汤森,他也替她做了更精准的决策。可是被爱情冲昏的基蒂当然毫不犹豫的去找了汤森,这应是沃尔特始料所及的,但汤森的态度言语却狠狠地给了基蒂一巴掌,让她开始从梦中醒悟,或许沃尔特早就知道了汤森的为人,基蒂对他的爱,如同一个单纯的少女爱上了一只老奸巨猾的野兽,如果不是循着沃尔特的要求让汤森必须立刻跟基蒂结婚的条件被基蒂开口说出,单纯的基蒂想必三言两语又会沉浸到汤森的温柔乡里,可以说,此时的沃尔特是用现实敲醒了基蒂。
来到霍乱横行的内地后,起初基蒂总是一遍一遍的问沃尔特带他来这里的目地,她似乎很担心听到那个她在心里嘀咕了许久的答案:沃尔特就是想她死在这里。可是随着沃丁顿,一个当地海关—位副关长的出现,沃尔特始终也没正面回答过基蒂。我觉得,也是因为沃丁顿,有意无意的打开了基蒂去了解沃尔特心灵大门的钥匙。
她开始走出门去,看到霍乱横行地区的惨状,看到如同蝼蚁般死于霍乱的人们,她还去到了当地的修道院,认识了出身高贵却甘愿任职于修道院院长的院长嬷嬷,还有圣约瑟夫嬷嬷,还有那些背井离乡的修女们。当她看见那么多孤狐伶仃的孤儿,在得知修道院缺人手的时候,她主动提出加入的请求,虽然院长嬷嬷答应了,但出于对沃尔特医生身份的尊敬和保护,她只让基蒂做着陪孩子们玩耍的工作,即便如此,基蒂潜伏在内心大爱的种子也开始发芽。
她开始频频听到周围人对沃夫特的赞赏,也开始体会到沃尔特•费恩太太这个头衔带给她的尊重的骄傲,我想如果一开始,沃夫特不那么腼腆又孤僻的对待基蒂,也许基蒂总会慢慢发现每个人生而为人独特的魅力,那是一种不够开朗但足够真诚的魅力。也许,长期被母亲灌输浮夸思想的基蒂,起初并没有一眼看到本质的能力。这不能怪她。
沃夫特最终说出:在他决定带基蒂来这个地方的时候已经选择原谅她了,可是他的原谅方式也是够隐晦的,竟然让基蒂以为是要自己来送死。所以你发现他俩的问题了吗?即便成熟如圣人的沃夫特在面对心爱的基蒂的时候,他那学富五车的智慧也没能帮他更快更精准的抱得美人归,爱情,大概从来不是可以用智识衡量的东西,人们内心真正需要的感情或许总是需要在你所不喜闻乐见的人身上得到,你爱慕他们,又讨厌她们,如同你觉得自己应当远离,却又不自觉的靠近。
当基蒂被得知怀孕的时候,沃夫特提前回家看她,毛姆用了一定的篇幅描摹了基蒂回答沃尔特胎儿是否是他的问题时的心理活动,即便在曾经偷情时撒过无数的谎,而此刻面对沃尔特少有的直视,基蒂说了一句:我不知道。两个同样倔强又强烈自尊心的人就这样出现在我们面前。
也是这时,基蒂才发现沃夫特的消瘦。想起基蒂对于外人说的那句,出于妻子的职业也要陪伴丈夫来到这里的吧,可是显然,她的到来没有给沃夫特一点精神上的帮助,而面对大量的病患工作、细菌研究和心灵创伤,沃夫特最终惨死于霍乱。
为什么要用惨死,因为沃夫特的逝世是很始料未及的,我原想着基蒂在见识到他人的世界后会慢慢成长为更为理智成熟的女性,而沃夫特带着他如圣人般的强烈的爱也会在原谅基蒂后共用抚养那个不管是谁的孩子,可是最后,沃夫特死的时候说了一句:死的是那条狗。这是出自十八世纪英国作家奥利弗·哥德史密斯的诗《一只疯狗之死的挽歌》中的最后一句。诗的大意是:镇子上有一位大善人,做了很多好事,有一次他收养了一条流浪狗,某天狗突然发疯,咬了主人一口。所有人都以为善人会死,但是“死的那个是狗”。
基蒂开始是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的,但在与沃丁顿的聊述中,她开始骇然觉得:也许沃夫特已做了必死的准备。沃丁顿仍然将之委婉的阐述为一个细菌专家为了科学事业的献身,可是基蒂明白:沃夫特是死于心碎的。
也许你会觉得,沃夫特的死亡带着些许意难平,他明明那么克制,那么爱基蒂,为什么落得这样的下场?可是,生活不就是这样吗?一个站在自己都不能舒服的位置俯瞰别人的人,想要得到与众人般不离群索居的爱情,势必要考虑在爱人自我成长的缓慢阶段自降维度与之适应,否则,你的痛苦,也只能由一览众山小的自己独自承受。
没有了沃尔特的基蒂,即便带着留在修道院的心情也没能被院长嬷嬷所接受,也许见过了大风大浪的院长嬷嬷还不认为,基蒂有呆在修道院的必要,再次在被动中基蒂回到了她和沃尔特所在的城市,却在阴差阳错中被汤森夫人带到了她的家里,再次见到汤森,人性的阴暗面在那间只有基蒂和汤森的房间里肆意增长,不能理解一个男人嘴上说着爱自己的妻子却还能做出如此卑鄙的事。如你所见,基蒂再次沦陷,女性的脆弱也得以让人窥见一二,后续,基蒂终于明白她与修道院嬷嬷们、修女们始终隔着就是那该死的虚荣、矛盾、浮夸、懦弱、贪图享乐的人性,于是她选择离开,再见过了母亲的遗体后选择跟随父亲去往陌生的城市,当善良的父亲最终同意了她的请求时,汉译本的翻译是基蒂说:亲爱的爸爸,我们会过的很带劲的。你不知道我们在一起会多么有趣。然后她的父亲说:你没有忘记你快要生小孩了吧。也许我不太能理解此处毛姆作为英国人的文字幽默,当然也许是我想多了。总之:如果未来可期的话,祝基蒂幸福,愿她梦想成真,将女儿培养成为一个勇敢、坦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