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四月。梧桐花争相开放,艳阳下绚烂耀眼,花香迎风扑面。赊小鸡的小贩尚未进村,充满乡情的吆喝声早就随风跑遍了山村的每一个角落:“小——鸡——了(liao)好——;赊——小——鸡——了(liao)——”……
不一会儿,村中的最粗那棵梧桐树下便围满了人,真正赊小鸡的是几个婶子大娘,更多的是穿梭在大人腿脚间看热闹的孩子们,我夹在人群中间,趁小贩不注意摸摸那些黄绒绒的小鸡,脑海中的问题也像被圈起来的小鸡一样挤挤搡搡:为什么是“赊”而不是“卖”?为啥赊的小鸡论“对”而不是论“个”?怎么区分这些小鸡是公鸡还是母鸡?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问题已经十分明白了,比如这个“赊”,它应该是时代的产物,在金钱和物质一样匮乏的年代,家庭主妇们往往拿不出闲钱来买小鸡,倘若能赊,到了年底,鸡能下蛋卖钱了,或许更容易负担的起这笔钱。
对于小贩们而言,能赊也是对小鸡质量的一种保证。至于其他的问题,随着年龄的成长,再也无暇想起,倒是这赊小鸡的吆喝声,连同紫白色的梧桐花簇一起,被深深地定格在了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