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不舒适区
之前在节目中听过窦文涛说;“我不知道什么是顺其自然,如果让我顺其自然,可能躺在家里吃饺子才是我的自然,我的本性。”在此之前,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不爱干活呢。原来,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每天都生活在不舒适区。
呆得时间长了,也不觉得非舒适区有什么不好了,反而获得了另外一种更高级的舒适。
不舒适区有胜利的滋味
减肥之所以难,就是因为“管住嘴”这件事和人类动物性的本能是相悖的,人类从远古开始,“饱”就是一种舒服的状态,“饿”是不舒服的,因此,Stay hungry这件事,就是反人性的,在和基因作对这个battle中,大多数人都要败下阵来,这不是我们的舒适区。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寻求主动走出舒适区,一方面,减肥成功的人总是会成为朋友圈中“励志”的典范,收割众人艳羡的目光。这种胜利,由于稀缺,总是显得特别有含金量。另一方满,“管理好自己体重的人,才能管理好自己的人生”这种winner光环赢得的额外价值和信任,也不是整日吃饱了混天黑能品尝到的滋味。在物质不再匮乏的时代,人们主动制造出一个不舒适区,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在对着啤酒炸鸡、红烧大肘子Say No的时候,能够获得一种比大快朵颐更深刻的快乐吧,不,不是快乐,是一场胜利。
不舒适区是成长区
人类的进化就是在遇到challenge(挑战)然后做出反应(response)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最直接的生活经验就是---考试;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准备一个考试的过程中,是自己提高最快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没有考试,让学生呆在舒适区,完全按照兴趣爱好随意地学,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富小姐是我的一个学生,她高考与北大光华失之交臂,临时决定出国,只有四十几天的时间来准备SAT(美国高考)。要知道,正常国内高中生毕业的英语单词词汇量只有3500个左右,而SAT要求的词汇量最少也要一万多,开始的时候,她几乎认为这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因为没有退路,只能破釜沉舟,苦学一番,最终被美国名校录取。小富说她现在最感激的就是这个曾经让她恨到牙痒痒的考试,不仅帮她为求学美国做好了准备,还淬炼了她“坚持”、“耐心”、”相信自己”等美好的品质,比看十本励志书都管用。我自己也有相似的经历,练瑜伽的时候,老师常下手掰我们的胳膊腿,疼得我们嗷嗷叫,老师说,这样才有stretch,有stretch的时候,stretch才能带来进步和提高。呆在舒适区,就没有提高。通常来讲,stretch几次之后,这个动作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做出来了,它会变成你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所以,是不舒适区给予了我们成长,让我们变得比从前更强大。
不舒适区终究会变成舒适区
我有一个有意思的观察,我儿子今年三岁半,对于他来说,刷牙都是一个需要痛苦地挣扎、劝说才能做到的事情,完全不是一个舒服的事情,但是,我们大人刷牙仿佛不需要做出特别的努力。大多数人能想到的原因就是大人们习惯了。可见,再微小的习惯也不是我们天生就具备,它也是训练的结果。人们做自己习惯了的事情完全是得心应手的,舒服到我们根本想不到是经历了怎样一番过程才获得了这个习惯。对于我自己而言,每天习惯做的事情包括早上起来先慢跑六公里,每天记录时间花销和金钱的开支,写日记,至少读书一小时等等。很多人看到我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都非常好奇地问我,你累不累呀?
其实,对于我自己来说,这些事情早已像刷牙一样变成了我习惯的一部分,我甚至忘记自己也是历经一番挣扎才养成的这些习惯。比如写日记,一开始的时候我也像所有人一样觉得无话可说,生活中好像并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事情,最早的日记也是歪歪扭扭地记录着“今天天气很好,我和某某某玩得很高兴。”之类的,妄图蒙混过关。我老爸看到了很生气,他找到了一个16开的本子,要求我每天必须把一页纸写满之后才能看动画片,为了能早点看动画片,我放学回家放下书包第一件事儿就是掏出日记本绞尽脑汁,一顿狂写,大概过了一个月之后,写满这么一页纸对我来说就不是什么难事儿了,无论是速度还是质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再过一个月,我不自觉地就开始想怎么利用好这有限的一页纸,写得更加精彩。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写下去,这件事慢慢地对我来说完全不是负担了,它变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是哪天没有写日记就上床睡觉了(偶尔会有这种情况),我就会觉得像是没有洗脚一样不舒服斯基。
可见,所谓的不舒适区,经过一番努力,也是完全可以变成舒适区的。刚工作的时候,德勤的HR跟我们透露了一个选人的标准,他说德勤喜欢那些energy
level(能量等级)高的人。比如,有的人是重载卡车,最大承重量是45吨,你放上30吨的重量它可以跑得很轻松;有的人是轻载卡车,最大承重梁只有25吨,如果运30吨的货物就会完全把它压趴下,企业喜欢的当然是那些重载卡车了。HR还培训我们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capacity,就是用比你目前所在职位更高一级的标准要求自己,比如你是普通员工,就要求自己具备主管的能力;你是主管,就要求自己具备总监的能力,以此类推。
在此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我始终致力于把自己锤炼成一辆“重型卡车”,把别人的不舒适区变成自己的舒适区,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我认为“顺其自然”这种事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生不是静态的,就像人总不能永远站在原地不动,总是要走路的,要么向左走,要么向右走。恐怕很少有人发自内心地认为躺在床上吃饺子是度过一生的完美方式,所以,舒适区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去创造。勇敢地走进不舒适区,先拥抱不舒适区,在这里学习、成长、耕耘,收获。有一天,当你觉得哪哪都是舒适区的时候,你就成了。
生活在不舒适区,才是人生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