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世界上最需要考等级证书的职业应该是“父母”
如果真的需要证书才能当父母,可能我们好多做父母的都不知道能否合格。
我们好像都是懵懵懂懂就做了父母,当然,也有许多人为了孩子的到来提前做了许多功课,也坚信能够无愧于自己的孩子,可以当好孩子的理想父母。
可是,到后来,还是教不好孩子,还影响了亲子感情。
我不是教育专业的,但一直在学前教育行业里面工作,耳濡目染之下,得到了许多有关学前教育的“启蒙”思想,比如蒙台梭利理论。
在怀孕前,我才开始有意识收集有关教育领域的信息。
那会儿还在玩“博客”,我经常会去看一看曾经是幼儿教师的六六的博客,还会到我们本地的作家洁尘、宁远的博客里去逛一逛,看她们记录下的和孩子之间的小事儿,还买回来周国平的《宝贝宝贝》,怀孕以后宅在家的日子就读了这些。
在孩子出生以后,我开始买育儿书,如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爱与自由》,李坤珊《带你长大》、《让孩子安心做自己》,蔡颖卿《在爱里相遇:做个好大人,给孩子一份没有亏欠的爱》、《小厨师:我的幸福投资》。
这些书都看完了,结果也真的是看完就完。唯一剩下的就是我要抱着尊重孩子的前提,尽量去理解和了解孩子的思想,结果我的孩子还是有许多问题。
02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人家都说孩子的问题其实反映的是家长的问题,于是我又开始自我反思。
在育儿路上,我也近水楼台先得月,有机会请教我们单位的专业人士,咨询一些专业问题。
特别是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咨询的问题最多。同事也给了我一些方法,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发现有难度、有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听音频《张怡筠亲子情商课》里,张博士总结了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中的细节还没有把握好。
第二,想法到位了,但是行为习惯一时还没有改变。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读那么多育儿书,怎么还教不好孩子,原因真的就在自己身上啊!
03 知易行难,但还是要知行合一
我家小孩是个暴脾气,在张教授上节课里,我明白了他乱发脾气的原因,也知道了要让他不乱发脾气的步骤:
将心比心
界定问题
邀请孩子合作解决问题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我还是会存在问题。
第一、预做准备时
孩子发脾气前的特定阶段,如果我在陪孩子的时候没有走心,出言不够谨慎,可能瞬间就错失先机,导火索一点就燃。
第二、将心比心阶段
因为已经错过给孩子情绪降温的时机,就算开始换位思考,理解和尊重他的诚意还是不足。
第三、界定问题时
问孩子立场背后的原因,我家孩子说不出来为什么,我要是还不能放下自己的立场,又会回到原点。
第四、邀请孩子合作解决问题阶段
对孩子立场背后的原因,因为不够理解和尊重他,帮他找原因也就找不准,也就想不出双赢的办法,最后可能要么按照我的意愿,要么按照他的意愿,结果双方都不愉快。
仔细想想,自己还是不够理解和尊重他,在陪他的时间里做不到全身心在他那,一遇到问题,首先做的不是接纳安抚,而是与他为“敌”。
我算是一个比较不容易放松的妈妈吧,如果在当下,陪他的时间里,把自己放空,注意观察孩子,循着蛛丝马迹、抽丝剥茧一般去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也许真的会更不一样的!
爱,是如他所愿,他若安好,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