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到底为什么养儿育女?
• 你相信你的孩子吗?
• 你对孩子未来的期望是什么?
在2019世界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峰会的宣传视频里,爱因斯坦学院院长周颖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看似都关于孩子,但其实关乎的是每一个人。孩子会长成大人,乡村可能会发展为城市。我们年少时在校园里学习,成家后再把自己的少年送入学校,文明通过教育一代代延续和发展。
四十年,深圳伴着改革开放,从中国小渔村进化成世界大都市。在罗湖口岸这个对外交往的第一窗口,人们谈论着孩子,谈论着教育,希望用创新创业打造“香格里拉”式的美好家园,这是人类的梦想所在、命运所系。
移民的国度就是企业家的国度
快速变化的世界,深圳是最好的缩影。深圳,已经和硅谷、以色列并称为世界三大创新之都,和硅谷的资本驱动的颠覆式创新,以色列的智力驱动的极致创新不同,深圳代表了市场驱动的本土化创新。为什么在深圳会诞生腾讯、大疆、华大基因、平安集团、招商银行这些行业巨头,还有全球通信技术领导者华为呢?
以色列前总理的顾问吉第•格林斯坦说过“移民是不会排斥重新开始的,准确地说,他们是爱好冒险的人。移民的国度就是企业家的国度。”和硅谷、以色列一样,深圳也是一座移民城市。2015年开始,每年到深圳对我来说有新的发现和认知。
从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在此开幕,到以深圳南科大实验学校和前海港湾小学为代表的学校与互联网链接和课程统整,到深圳便捷的生活方式,地铁里的小程序购票、公园里的直饮水、超市里的刷脸支付,再到这次对标国际前沿标准的创新创业盛会召开,1200万来自全国和全球各地的人们在这片热土打拼和创造。
去年和周颖老师交流,她说自己从北京到深圳的决定她并没有考虑太久。为了孩子周老师曾经在北京办过一个非常美丽和有设计感的幼儿园,现在来到深圳也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教育和自己的教育创新工作。这个城市里的大多数都是想要做事的人,如果不是为了梦想去奋斗,谁又会来这里呢?
因为大家都是移民,因为“一无所有”、无依无靠,因为没有包袱,这里的创新和创业基因特别强大,热火的氛围也让人感到温暖和振奋。创新创业不是奢侈品,而是大家自然的选择。
学习,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以色列,800万人口,实际控制面积只比北京市大一点的弹丸之地。自身除了资源极为贫乏,还面临着四周环敌的不利政治环境,却成为滴水灌溉技术、太阳能技术、芯片设计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世界强国。考虑到艰难的条件,再苛刻的评论家都应该对这个国家送上赞美之词。
犹太人被称为“书之民族”,在以色列的教育文化中,除了人们熟知的“蜂蜜涂书”故事,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那种求真、勇敢、坚定的文化。“怀疑和争辩——这是犹太文明的特征,也是今天以色列的特征。”(阿莫斯•奥兹)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以色列人的性格,可能是chutzpah,一个源自希伯来语的英文单词。意思是“肆无忌惮、蛮横、傲慢”,这是其他词语和语言都很难形容的,那种为了探究清楚为了达到目标的不顾一切的性格。也许在外人看来非常鲁莽,却是“成大事”之人的特质之一。在这个国度除了唯一神的God,其他都可以争辩。在家里孩子们每天回家,爸爸妈妈不会问今天学了什么,更不会问考了多少分,他们会问自己的孩子“今天你在学校提了问题吗”。因为一个孩子学会学习,敢于质疑,比他学了什么更重要,学习的能力会伴随他一辈子。
学习,是为了什么?一个根本的问题。
1948年建国,国父本•古里安在以色列建国初期,还是一个贫瘠落后的国家,就说过“(以色列)被赋予了一个伟大、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权,也是一项义务……那就是解决20世纪最严重的问题。”这句话让我特别震撼,我在想什么样的教育国度,才能拥有胸怀天下,励志“照亮列国、修缮世界”的子民?也许答案就在流传千年的《塔木德》中,“我不为己,谁人为我?我只为己,又算何物?若非现在,更待何时?”
这样的民族志向,堪称伟大;这样的民族教育,当为世范。
周颖老师说,爱因斯坦学院立志打造中国的青少年创新创业平台,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用更低的成本带给中国孩子和家庭,这里培养出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口号——“学习,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时代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
飞速变化的智能世界,教育的改变却一直迟缓,大部分地区的教育模式还停留在1.0时代。那是源自150年前的普鲁士教育,是为适应工业化和流水线生产的需求而设计的,是以学校为基础的教育(Teaching Based School)。最大的弊端就是程式化,学习者的个性、感受、进度容易被忽视,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高均值、低方差”的“产业工人”。
到了当今科技跃迁的时代,对个性化、创新力、复合性人才的巨大需求,需要教育的2.0系统与之匹配,即以学校为基础的学习(Learning Based School)。
在WISIE《用互联网+构筑乡村教育的生命之网》主题演讲中,沪江首席教育官吴虹老师指出,新时代的教育具有三条特征:
1、无处不在的学习场
2、课程分包成为常态
3、教和学的流程再造
这些都和世界创新教育之父、世界创新教育联盟主席Yaacov Hecht的观点不谋而合。雅各布教授说,在Classroom 2.0,学生即老师。学习无处不在,既包括在实体的教室,更应该涵盖于无所不包的“城市学校”里。
把一个城市从顶层就设计为一所学校,各种社会群体都是大的社会学校的一部分。到处都有孩子,他们可以不上课,他们或许没有课本,没有固定的上课的内容,没有45分钟就响一次的铃声。但是,在城市学校里,面对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学生组成迷你班级,用项目制的方式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形成班级的共同成果(目标),让教育自然发生。这必然要打破学习的场域,要在合作中让各部分优势资源合力,教和学在实践中不断翻转、优化和推进。
这么美好的教育愿景,为什么还没有大规模实现呢?是因为我们害怕什么吗?是因为我们不信任彼此吗?其实不相信在内心的深层次里,是我们害怕相信,是我们害怕失控,我们害怕潜在的风险,我们畏惧失败。但是以色列著名的女性连续创业者、以色列T&J创新创业公司创始人Reut Herz却说,“没有失败的人生才是失败!我失败过,但并不意味着我是一个失败者!”
另一位分享嘉宾,世界著名职业风险投资家、以色列创新生态平台SOSA创始人Rami Bracha先生,在他22岁时参加了黎巴嫩战争,作为年轻的军官,他需要领导战士们,在救援伙伴时,他被炸弹炸去了自己的一只手和一条腿!一瞬间,他从世界的强者和战士变得一无所有,这是他人生的至暗时刻。
但是后来这位勇敢的军人在商业创新上获得了一连串的巨大成功,他的机械右手似乎拥有超级的魔力可以点石成金,他所担任高管的RADLAN、GTEKO、Clearforest、Dune Networks、Convergin、MobileAccess Networks、dbMotion、Anobit,分别被Marvell、微软、路透社、甲骨文、Broadcom、康宁、AllScripts、苹果收购。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以色列创业故事,苦难辉煌靠的是智慧的头脑和勇敢的心。
周颖老师说,未来已来,未来的职场、商场、战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果10条技能每条1分,你会为自己打几分呢?现行的教育方式能培养出未来的公民和领袖吗?
《第二硅谷 以色列的创新力量》书中所说:以色列非一个故事可尽述其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国家里有非凡的创新者,他们不是被宗教、金钱或名望绑定在一起,而是因为渴望拯救生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他们用聪明才智让饥者有其食、病者得其医、无家可归者有其居。
创业创新是解决未来人类问题的根本方法和永远的话题。感谢周颖老师为我们打开以色列教育的窗口,让更多优秀的教育产品惠及中国孩子。两天大会时间很快过去了,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在罗湖口的春风路上想起了这两年和周颖老师的交流,很多次通话时长都在1小时以上,关于教育和创新我们总有聊不完的话题。
突然翻了一下微信聊天记录,哈,原来3月24日是和周颖老师认识两周年整的日子。有时候人生就是这么神奇,在某个时间点你就会遇上那位生命中的贵人、尊敬的师者、知遇之恩的领导,或是一生的爱人。
2019.3.24,这一次在深圳出发,又是春天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