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沈阳。
这座城市留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底蕴丰厚,以及由此而自然体现出的那份坚守与不屑。
沈阳站,应该说是沈阳城的一张名片。
我不爱出门,也很少出门远足。但在我见过的所有车站之中,唯有沈阳站永葆了自身风格。不盲目跟风,不追求所谓的时髦与“现代化”,这就是渗透在沈阳骨子里的一种文化自信,也许,还在于保存一份独特的历史记忆。始建于公元1899年的古建筑,在一次次“文明”的浩劫中难免被毁,但难得的是,修复或翻修者持有了对这一文物原设计的尊重与传承,而这份情怀,也恰是替沈阳这座古城保留下了一种珍贵而独有的文化原素,也使得现代的沈阳城因此而多了一份别致的魅力。
沈阳城整体上其实并不排斥现代化,例如站内的电梯等设施设备,很方便。
整个沈阳城,总体上给人的印象,宁静而淡远。城区基本上没有过于高大的建筑,也没有夸张的街道治理,似一位生机永葆的历史老人,是那么样的恬静与自在。
很典型也很有意思的,是沈阳理工大学的校门口。
8号是所有2020级外地新生报到的日子(本地新生9号报到)。送孩子来报到的天南海北的家长云集于校门,虽一拨又一拨离去,却一整天熙熙攘攘的;前来报到的孩子们脸上也洋溢着阳光暗藏着喜悦一一这一切,足见这所名校的总体实力与吸引力。
而引起我注意与思考的,却是校门口的路面与环境。路面混凝土多处风化破碎,门口旁边仅有的一方草地,也是杂草的乐园,这些荒草似乎是刚被砍倒,又被踩了很多脚,看起来乱乱的。这些按理说应该是有碍体面,可事实是,在这所名校的眼里,竟然都不是事。也许是疫情的缘故,校门口家长止步。校警与志愿者们在校门内有条不紊地接待慕名考来的新生,查验录取通知书,手提箱消毒,回收原口罩,发给新口罩,校内班车(“摆渡车”)一车车载新生及行礼去宿舍……一切都是那么的从容不迫。
这样的场景,除去今年疫情特点,应该是重复了一年又一年,年年常新。
当然,不那么刻意在乎这外在形象,是因为自身底蕴的丰厚,且老师与工作人员们的精力、注意力根本就没在这儿。那放在了哪儿?这不能不令人思考。
反观我们的有些学校,十分注重外在形象。校园内外几乎是天天修,年年修,无穷无尽的折腾,无所不用其极。但,教育教学质量呢?人的精力与学校的资金毕竟是有限的,花在这方面多了,花在那方面便只能少了。一所学校的生命力,应该是由外在形象支撑,还是应该由教育教学滋养?
也许,这,就是差距。
根本上,还是文化底蕴上的差距,文化素养上的差距。
这一短板,轻易补不齐,也许几十年都补不齐。
如今,沈阳妇女曾经的旱烟袋,已经与时俱进为香烟了,细细的那种。9日晨与兄去吃早餐。一家特色小店,邻桌俩老太,在唠嗑。一边吃着馄饨,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抽着香烟!也许,这便是沈阳百姓生活的常态。
昨晨醒来时,火车已进入辽宁境内。一大片又一大片的王米田再次映入眼帘,又是一派丰收景象。噫,这个季节的辽宁,居然还有小麦在成片成片的田里生长!
此时,已是9日夜,返程的火车在草原上飞驰。后天早晨,就回到小别数日的故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