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触到留守儿童的话题,是在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一直没有去关注这些问题。直到问题遇到我们身上的时候,才会引起关注。
别让忙碌冷落了孩子
最近几天,网上盛传城市留守儿童的事件,而文中所提到的,似乎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也正是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是一种常态,所以不被重视。现在很多年轻的家长都以工作忙为由,要么熬夜加班,要么就是出差外地,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如此一来,很多年轻的家长都将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照顾,甚至有的孩子一个月都不能见到父母。这和我们经常所说的留守儿童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说城市留守儿童群体的是出现,是因为父母工作太忙导致的,那么农村留守儿童则是因为很多父母迫于生活而导致的。
农村留守儿童一直是我们都关注的问题,相比城市留守儿童而言,这些孩子更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注。当然,很多年轻的家长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觉得应该将孩子的教育放到首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要考虑的问题太多,迫于无奈只能让孩子留在家中,让父母照看。城市的孩子至少一个月可以见到父母,而农村的这些孩子有时候一年都未必可以见到父母。
孩子失去的比爱更多
有专家针对这一现象表示,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农民把外出务工作为增收的主要渠道,由此伴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权益保护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很多人都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孩子因为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从而性格上面就形成了缺陷。就像初中男孩刚刚,父母在外,由于缺乏管教,他染上了很多不良行为,用他的话来讲就是,“没人疼、没人爱,只能破罐子破摔。”专家表示,很多学生和刚刚一样,都是抱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从而很多人都觉得是因为没有父母的关爱导致的,而实际上孩子失去的远比父母的关爱更多。
学校成为学生的归宿?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也无论是城市留守儿童,还是农村留守儿童,一旦出现这样的群体,就应该有一定的对应措施。目前国家已经对此有了相关的政策,而对于学校来说也肩负起了这一份责任。
有网友表示,目前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越来越多的孩子被留守,而对于学生来说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学校和老师,加上学校本来就是教书育人的,所以学校承担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是理所应当的。对于这一观点也有反对的,他们认为父母对于孩子的关爱是其他人或者组织都是无法取代的,所以让学校承担孩子这方面的责任也算是无稽之谈。
而专家认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孩子不能得到父母的陪伴,那么孩子的教育问题学校就应该承担。文中提到的初中生刚刚只是一个个例,像刚刚这样的孩子也算是数不胜数,如果学校再起不到监管的作用,可能就会导致孩子误入歧途。
专家针对学校管理和照顾留守儿童提出以下两个建议:第一,学校和老师在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也应该多注意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问题。俗话说教书育人,作为学校不应该单方面的重视孩子的成绩,尤其对于像留守儿童这种比较特殊的群体,更应该关心他们的身心成长和心理变化。第二,平时多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同时也将孩子的这种想法传递给家长,得到家长的重视。进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并不是没有人爱,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父母也是关心自己的,而且老师和同学也比较关心自己。
当然,留守儿童这样的特殊群体不可能完全避免,面对这些孩子,这些特殊的群体,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作为孩子灵魂的引路人,老师和学校也应该承担起这样责任,让孩子对于学校有一种归宿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