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将我们现在生活中的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理论性的写了出来。工作之余,同事们难得一起吃饭,饭前,大家围坐在桌前,低着头,或是刷着朋友圈,或是玩着“抖音“,菜刚上桌,不是马上动筷,先尝为好,而是拿出手机,先拍个照,晒个朋友圈;逢年过节,一家人难得在一起,大家不是交心谈心,而是各自看着电脑,或是玩转着手机,临行前,不忘来个“全家福“。我回家陪父母过节一场热闹的朋友聚会,不是促膝长谈,而是拼命刷微博、发微信,亦或是看看花边新闻,关注娱乐圈在朋友圈的那些事,回去后,各自在微博、微信、QQ空间等地发个心情,有图没有文字。有时在课堂上,老师在讲台滔滔不绝、挥汗如雨,不少同学却沉浸在自己的网络世界中,亦或是网上聊天,亦或是约朋友“吃鸡。在车站、机场,除了行色匆匆的以外,站着的,或许正在用手机拍照,坐着的各种各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孤单的世界。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期待着科技不断地进步,但是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时候,我们彼此却在不断地远离,而这种远离,是一种,我们在一起,但是我们却又渴望在别处,这是一位美国学者雪莉·特克尔提出来的,她将这一现象归结为人类的“群体性孤独”,而所谓的人群性孤独是什么呢,她在书中说到:人们为了保持亲密渴望能够“在一起”,但同时又渴望能够“在别处”,即同时进行多种任务处理。纵然可能已经身处于热闹的人群当中,人们还是乐于通过社交网络能够连线到其他的地方,同身处别地的人时刻保持联系。更有甚者,哪怕是在参加约会、和同事们共事的时候也会出现出这类让人尴尬的“人群中的沉默”的情况。通俗地说,我们人在一起,但心却不在一起!
在过去的20年里,网络形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短信、飞信、QQ、微博、微信、抖音以及大规模在线网络游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如果有一天,我们习惯于用图片声音或影像而非用文字来表达,用数据分析而非用五官来感受生活、传递感情,那是会怎样的场景?我们又将会过上怎样的生活?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对于我们过份依赖手机和网络的社会现实,我也有着一份担忧和感伤!
当下,互联网正在使我们变得肤浅,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会不会在与机器和网络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细微的、某种特殊的感情(或者说是特定的依赖性)?如果有一天,当我们和机器人谈情说爱、与智能手机难舍难分时,我们自己会不会被重新定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不会被重新定义?当我们与手机、与网络的关系逐步升温的时候,当我们在网络上与未曾相识的那个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在现实生活中会不会变得越来越孤独?当我们有过此类疑问之时,又或者想过类似问题之时,我想,我们就该反思一下我们自己了吧。
手机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纷繁复杂的信息搪塞了我们的心扉!面对真实的自己和深爱着自己的亲人,我们应该放下手机,释放初心,真诚面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现实的生活中找寻、体验并珍藏那份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远离“群体性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