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怎样学习数学》,这是范苇老师推荐的书,单从这本书封面上的插图来看,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想要读的冲动!封面简单干净,且充满了数学味道。
作者是帕梅拉·利贝克,是基尔大学数学教育专业讲师,毕业于牛津大学数学系,并在剑桥大学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之后获得音乐学士学位。他的身份是一位老师,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在这样的多重角色中,她对综合数学理论、教学经验、教学技巧、课程设计都非常精通。这本书,就是从儿童心理以及脑科学认知的角度,从数学教育的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给我们父母和老师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这本书的第一章是关于为什么学数学的六个问题,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学数学?首先要想我们为什么教数学?可能是职业的需要,可能是数学与生活实践、科学技术生产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数学学科占的比重非常大。但书中这样说,在《柯克罗伯特报告》中,首先提出的就是这个问题,为什么教数学?报告最后给出的回答是,数学在科学、商业、工业领域以及日常生活中提供了强大、简洁:明确的沟通方式,而且提供了解释和预测的方法,来实现其强大的功能。报告还指出,数学发展逻辑思维和实现美学意义。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喜欢数学?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喜欢数学的孩子并不太多,要说真正喜欢数学,一方面可能是他在学习数学当中体验到了成就感,因而产生了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另一方面可能是他对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而且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应用,他认为数学是有用的,从理性的方法来调动自己热爱数学的内驱力。书中指出,孩子们喜欢数学是因为数学打动了他们,是基于智力和审美以上的反应。第三个问题,数学为什么对人有美学上的吸引力呢?我想可能是数学当中千变万化的规律,比如说神奇的142758 ×2,×3,×4,×5,×6所得的积都是142758中这六个数字,只不过这六个数字的排列顺序有所不同。而且分数七分之一、七分之二等真分数其所得的结果也是0.142857这几个数字组成。类似有规律的数学还有很多,比如说我们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等,我们也会找到数学在美学上的规律。第四个问题,数学被称为抽象的概念,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在教学数学的过程当中总是从具体的生活实际出发,然后将生活中的现象抽象成数学图形,或者是数字。书中说,语言本身就是抽象的,用语言来表达数学就是层级结构的表达。第五个问题,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处理这个层级结构的?书中指出符号是数学的基本要素,他把层级概念浓缩成一种容易操作的形式,你不需要去想象,但是却必须要弄懂,这是很重要的。第六个问题,孩子的抽象思维是如何发展的?书中介绍,孩子的抽象思维是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感知体验,然后选择相应的词语来表达,他们将它画出来形成符号。也就是说,思维的发展经历四个过程:体验、语言、图画、符号。书中指出,一本儿童数学用书不管怎么精心编写,也只能设计图画和符号这两个概念,那么体验和口头语言是不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呢?这个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