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奥利奥波波
在我年纪还轻、阅历尚浅的那些年里,父亲曾经给过我一句忠告。直到今天,这句话仍在我心头萦绕:“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他对我说:“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了不起的盖茨比》
01
几天前,b站up主墨茶official去世的消息突然占领热搜,居高不下。
绝大多数网友在这之前,应该并未听说过这个名字,他在大手众多的b站根本没有知名度,粉丝数量更是寥寥。
首先进入公众视野里的,就是墨茶此人的生平经历。
墨茶家在大凉山,原本家境算不得贫寒,直到奶奶生病,家里借钱之后人没留住,还欠了一屁股债,他父母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把烂摊子丢给墨茶,双双离家。
墨茶为了生计去成都打工,干的是报酬最微薄的体力活儿,完全吃不饱穿不暖,在这种饥寒奔波的境遇中患上了胃病。
18年年中的时候,老板拖欠工资,墨茶在讨薪时被踩断了身份证赶走,身无分文又遭遇诈骗,用五百元的花呗额度兑换了两百元现金。
他想回家了,无奈连路费都没有,于是第一次向朋友求助,这才得以踏上回家的旅程。
他也去过医院看过病,但是因为欠缴费用,没有享受医保的资格,依靠仅剩的存款和朋友们的援助,在当地医院输了几天液,又匆匆回家了。
02
后来,事情曾短暂地出现过转机,老家的房子传出要拆迁的消息,据说能拿到三十多万,看到了这一缕希望之光的墨茶决定振作起来,做事赚钱,好好生活。
这时他已经被胃病缠身,不可能负荷高强度的体力工作,援助群的朋友们便群策群力,想出了让墨茶在b站做up主的主意,大家给他寄去了旧电脑,又帮着他将这份up主的工作运行上了正轨。
就这样,墨茶在b站安了家,尽管他的人气很低,直播时常常无人问津,但墨茶一直坚持了下来,他对自己拥有的100个粉丝感到很满意。
接下来的转折点发生在墨茶的父母回来之后,原本以为的迟到的亲情却成了压垮墨茶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回来只是为了抢走房子,墨茶被毫不留情地扫地出门了,他租了一间小屋,打工,同时继续做着up主。
03
20年,被诊断出罹患鼻部肿瘤和糖尿病,墨茶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冬天是如此漫长。
他在路边看到了挨冻的流浪小猫,尽管自己舍不得买1块8的药,还是拿出钱来给小猫买了牛奶,拿纸箱和旧衣物给小猫御寒,这只小猫后来被与墨茶熟识的小卖店老板收养,不用再在凛冽寒冬中流浪,但墨茶年轻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年。
他在一月初去世,直到十几天以后才被邻居发现。
在b站,墨茶official的主页动态来了很多人,曾经评论点赞只有个位数的小角落热闹起来。
墨茶说“想吃草莓,但是草莓太贵了”、“明天恢复没人看的直播”,留言回复是“给你寄的草莓因为物流太慢了没有送到”以及“快醒来给大家继续直播”
流量时代,人们永远热衷于孜孜不倦地创造话题,无数的悲伤、同情、祷告涌向墨茶,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人们提出的各种疑问。
04
首当其冲的就是,21世纪真的还有人会饿死、会穷死啊?
这个问题在少年的逝去、深刻的死亡面前,似乎多少显得有些冷漠刻薄了。
但这就是事实,当代社会就是有人会饿死、穷死。
在豆瓣话题#边缘县城生活报告#中,有人讲述了在我国知名贫困县的精准扶贫小区里发生的一些事情。
就在去年年底,一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在小区树下掏出了一根绳子,准备在这样一个白日里上吊。
有经过的路人注意到,停下来对他说:“你不要在这里上吊,不然我们以后从这里走多害怕”。
另一位路人则询问他为何要上吊,老人表示,自己孤身一人,无儿无女,甚至打不开家中的煤气灶。
好在,这件事的后续是,小区管理人员联系了老人的弟弟,弟弟过来给做饭吃。
听起来或许有些魔幻,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事情正实实在在地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块土地上发生着,我们心疼墨茶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人世,然后又能做这些什么呢?
05
同一个时代,有人挥金如土百万代孕,有人病痛缠身饿死寒窑,现实比幻想更加冷得人发抖。
那些充斥着大大小小屏幕的娱乐新闻和恶俗八卦,悄然间掩盖了所有不为人知的人间疾苦。
被舆论发酵至此的墨茶,在他身上是少不了挖掘和反转的。
最先被扒出来的就是墨茶的小号TEA黑茶,在这个账号上,墨茶发布的一则视频引起争议。
视频截图中,男性人物手中所持的枪支对准女性的臀部,被指出性暗示和暴力意味明显。
还有说法认为,墨茶作为一个22岁的成年人,对自己的生命根本毫不负责,他是一位糖尿病患者,按照医嘱根本不能喝饮料,可在出租屋内却发现大量饮料瓶,根据他的日常动态也能看出有购买饮料的行为。
相比这种存疑的争论,之后爆出新闻的则引爆了更大的舆论:
据界面新闻报道,墨茶的身世远比最初在网络平台流传的更为复杂,他虽然生活在离异家庭,但家境尚可,有知情人士称,墨茶性格孤僻,职高肄业后辗转于各地打工,频繁向母亲索要生活费导致母子关系陷入冰点,还曾因参与违法犯罪行为被警方处理。
总之,“活活饿死”这种说法是不尽准确的,这个年轻人的人生也不仅仅像在网络上呈现出来的那样简单。
不得不说,在大家为层出不穷的反转而惊讶时,这些反转也更多元地将整个事件串联了起来。
墨茶之死,究竟是谁该对此负责?没有定论,这是现代社会环境下的集体悲剧。
无论在哪个层面上,墨茶的社会身份都没有真正地得到认可:作为孩子,他与父母关系都不好,接收不到来自亲人的关爱;作为网络博主,他的曝光量少得可怜,直播无人问津;作为高中弃学的学生,他得不到一份主流价值观认可的工作。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驱使下,墨茶逃进了网络世界,在现实生活中不被接纳的他找到了自己可以寻求认同的乐土。
网友们为他的身世经历“破防”的同时,何尝不是自己内心的破防呢?
在墨茶身上那些可以指摘之处,被轻飘飘三言两语反驳回去,因为“死者为大”,我们不该苛求一个平生艰难、又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06
真的是这样吗?人类的悲欢果然并不相通。
我们的同情很多时候给了那些离我们很近的人,想吃草莓、没钱看病、直播没人看,这样的困境使冲浪者们更容易带入自己,他们扑向谎言,追逐共情,不敢正视真相。
世间苦痛不计其数,有太多人都在咬着牙硬撑着,被裹挟在时代的漩涡里,随波逐流,即使找不到命运运行的规律,也要埋头努力,对抗贫穷。
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并非关于墨茶,而是关于我们自己。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青萍之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