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含见战败,忙烧毁了营帐,连夜逃窜。晋明帝司马绍回到皇宫中,大赦天下,惟有王敦的党羽不在赦免之列,命令庾亮、苏峻等人追袭逃到吴兴的沈充;温峤、刘遐等人追击逃亡江宁的王含、钱凤;又分别命令各位将领追捕王敦死党。
王含准备逃奔荆州投奔王舒,王应说:“我们不如去江州。”
王含说:“大将军王敦以前与江州王彬的关系怎么样,你难道不知道吗,居然想到那里去?”
王应说:“这正是我们应该去的理由,江州的王彬在他人强盛的时候,敢于坚持不同的立场,这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现在看到他人遭受困厄,他也必定会有恻隐之心。而荆州的王舒循规蹈矩,哪里能超出常规行事呢!”
王含嗤之以鼻,王应只好随他逃奔到荆州。
王舒派军队相迎,随后将王含、王应父子沉入江中溺死。王彬听说王应要来,秘密准备小船等候,王应却没来,王彬为此深感遗憾。
钱凤逃到阖庐州,被周光抓住了斩首,随后周光向朝廷请求赎罪。
沈充当初跟着王敦谋反之时,曾杀了部将张茂及其三个儿子,张茂的妻子陆氏,听说沈充要逃回吴兴,散尽家财,召集了张茂的旧部,在途中守候沈充,准备抓住沈充剐了为夫报仇。
沈充听说了这个消息,不敢回去,绕道而行,竟然误入故将吴儒的家里。吴儒笑着说:“我可以被封为三千户侯了!”沈充说:“你如果顾念往日情义保全我,我家必定会重重报答你,你如果为了私利杀我,我死以后,你的家族也将会灭绝。”
吴儒没有理他,还是杀死了沈充,并将他的首级送到建康,至此,王敦的党羽全部平定。沈充的儿子沈劲应当连坐受诛,同乡钱举把他藏匿起来,因此得以幸免,后来,沈劲果然灭绝了吴氏全族。
周抚和邓岳一起逃亡,周光想放过自己的兄长,只将邓岳抓获,周抚愤怒地说:“我和邓岳一起逃亡,你为什么不先杀我!”恰巧邓岳到来,周抚出门对他大喊:“你还不赶快离开,现在有人连亲骨肉都想加害,何况是他人呢!”
邓岳连忙掉转船头而逃,后来与周抚共同隐匿在西阳蛮中,第二年,司马绍下诏赦免王敦的门党后,周抚、邓岳出来自首,得以免去一死,但是被禁锢起来。
有关部门向司马绍禀告说:“叛贼王敦的亲族王彬等人,都应该革职除名。”
司马绍说:“司徒王导大义灭亲,我都准备宽宥他与王敦的兄弟身份,何况王彬等人也还是王导的近亲呢!”于是全部不加查问,随后又任命王导为太保,以特殊礼仪相待。
司马绍又追赠在王敦之乱中被害的司马承、戴渊、周顗、王澄等人官职。
周札的旧部下为周札申辩冤屈,尚书卞壶说:“周札守卫石头城,竟然开门接纳敌寇,不应当追赠他。”
司徒王导则说:“往年的时候,王敦的叛逆行为并不明显,即使我们这些有识之士都未能察觉,与周札也没有什么不同。发现到王敦的叛逆行为后,周札便为国献身,不久导致被杀,我认为应当与周顗、戴渊同等对待。”
郗鉴不同意,说:“周顗、戴渊他们是因为守节而死,周札引敌寇入城,如果形式不同而赏赐均等,怎么能劝善阻恶!如果按照司徒的理论,说往年即使是有识之士都与周札没有区别,那么司马承、周顗、戴渊他们都应该承受罪责,又有什么理由追赠谥号!现在既然褒扬他们,那么周札当然应该受到贬责了!”
王导坚持说:“周札和司马承他们,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尽人臣的节操。”
郗鉴驳斥道:“王敦叛乱,本来相持很久不能入城,因为周札为他打开城门,才使朝廷军队遭到失败。如果王敦过去的所作所为,在道义上与齐桓公、晋文公相似,那么先帝不就成了周幽王、周厉王那样的残暴之君了吗!”
朝臣们都被郗鉴的一番话说得不敢出声,但出于安抚江南门阀的需要,司马绍最终还是采纳了王导的意见,追封周札为卫尉官衔。
一次,王导和温峤一起谒见司马绍,司马绍问温峤,前代能统一天下的原因是什么。温峤还没有回答,王导说:“温峤年轻,还不熟悉这一段的事情,请允许老臣为陛下说明。”
王导就从司马懿开始创业之初,诛杀有名望的家族,宠信并栽培赞成自己的人开始一一述说,以及晋文帝司马昭后来诛杀高贵乡公曹髦的事情。司马绍听完后,羞愧地掩面倒在床上说:“如果像您说的那样,晋朝的天下又怎么能长久呢!”
晋明帝司马绍聪慧过人,年幼的时候就留下了“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的典故,他遇事有决断,尤其明白事理,虽然在位期间兵乱连年,饥荒不断,国事艰难,权臣王敦挟兵威而震慑人主,他始终能虚与委蛇、潜心谋划,所以最后终能以弱制强肃清大凶。
司马绍也算是一代明主,只是在王敦之乱平定后没有多久,年仅二十七岁的他就因病重离开人世,临终前留下遗命让王导、郗鉴、庾亮、温峤等共同辅佐太子。
五岁的皇太子司马衍即皇帝位,群臣进献国玺时,司徒王导因为生病未到,卞壶在朝上生气地说:“王公难道不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大臣吗?先帝的灵柩尚未安葬,即位的皇帝还未登基,这难道是臣子以有病为由辞谢不到的时候吗!”
王导听说后,连忙抱病登车赶到,随后司马衍即天子位,大赦天下,尊庾皇后为皇太后。因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听政,任命王导录尚书事,和庾亮、卞壶共同辅佐朝政。由于庾亮是太后的亲哥哥,所以政事基本上都由庾亮来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