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深度拆解自媒体生态链条。
你要投稿,首先要去了解你的投稿对象是什么?
公众号是什么?
公众号是一家媒体。媒体的重要使命是传播。
公众号需要完成传播、吸粉、转换、交易的过程。它要阅读量、粉丝、变现率。
你当初想到的 —— 可能是我的文笔好不好?我的文章,没别人厉害,可以去投稿吗?可以赚钱吗?
但人家要的是这个,
阅读量
、
粉丝
、
变现率
。
所以细心的你经常能够看到,一旦有什么社会热点出来,公众号就一窝蜂地蹭热点,有一些热点甚至跟他的号没什么关系,但是蹭到了就有流量,就有粉丝,当然这些粉丝质量如何,就难说。
而
原创内容
,又是一家公众号能够维持品牌粘合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你的文章都是去转别人的,自己没有输出,就容易掉粉。原创内容有助于增强「粉丝粘性」。
既然公众号是一个媒体平台,那么它的天性就必须自带有传播功能,同时在这个时代,还会添加多一个新的元素,叫
社交货币。
你的文章内容需要自带传播属性,除了写得好之外,还要能够疯狂地引起读者的转载,分享、评论,这才是新媒体行业所定义的一篇好文章,也可以称之为爆款文。
为什么“鸡汤教主”【咪蒙】的文章总能戳中读者的痛点?激起某些人的情绪,引发站队,形成讨论热议的话题,所以,不管是传播量,粉丝,变现,她都达到了。至于她的文章为什么能做到这样,请自行研究,不做详解。
至于你去研究咪蒙的文章,语言通俗,甚至有时候粗俗,也没什么干货。
但是你能研究到她三分之一,OK,你上道了,上什么道,不是投稿的道,是新媒体这行的道。
换句话说,你只要能够做到疯狂传播,达到吸粉,变现的目的,上面的基础要求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我阅读过的很多爆文都必须先满足上面这些基础要求,也就是门槛。
公众号凭什么给你稿费?
细心地去研究公众号,你会发现,公众号上面的文章通常有三类人在写,一种是自己公司的编辑写的,一种是转载的,最后一种就是吸纳你的投稿。
编辑自写的不说,反正我也不知道。
大部分都是转载的,我说大部分,没有说全部。大部分,就是如果一个号上的文章有原创和转载,那转载几乎占到了70%。
说实在话,没几个自媒体人可以做到日更文章,咪蒙也需要团队写作和运营。更何况网上有大量同类文章,找一篇放过来就是。
但是有个问题,一个号上面要都是转载的文章,号的原创度就会降低,也就是人家咀嚼了别人号上面的文章,然后来到你的号上面,看到还是这篇文章,多半不会再看,也不会转发分享,甚至严重的还会取关,长久做转载文章,其实不利于粉丝粘合。
所以,就必须拿出一部分广告收入,买稿。也就是咱们的这一步,投稿了。
拿真金白银来吸纳你的文章,绝对不像知乎上某些人说的那么简单,编几个故事,然后弄个金句的套路就可以的。最终目的,你的文章要给他带来他想要的收益。
新手小白感觉到困惑的地方
这也是让很多投稿作者感到困惑的地方:
为什么我的文章质量很好,内容也是干货满满,编辑就是不要我的文章,宁可要一篇写得很浅显、只有方向没有方法的鸡汤文。
写什么
回到正题,写什么,兜了一大圈,实际上是想告诉读者,
那些不确定性、存在意见分歧,那些容易引发热议的话题,都是编辑喜欢的。至于你的观点怎样,是否正确,本来就没有一个定论,能够自圆其说就好,当然不可以太过极端。
比如说教育 北上广。
中国式教育 VS 西方式教育。
逃离北上广 VS 逃回北上广
像这样带有争议性、共鸣性的话题,总是经久不衰。
写作赚钱的方式有哪些?
文案
(卖货)写出一篇好的营销文案,无外乎就是“
挖掘卖点
”四个字而已。
关于赚钱,是有天花板。
你的自身经历和时间,决定了你的上限。既然你决定要做,就要刻苦钻研,达到专业级水平。这样,你才有可能赚到更多的钱。(半吊子水平,也混不了多久)
如果你不专业,你连汤都喝不到。
所以你需要细心打磨你的文字,广泛阅读,这样才有可能赚钱。
我倒觉得,如果你没有6、7年以上的读书积累,你报各种「付费课程」纯属浪费,纯粹给 「大佬」 交智商税。不过,你付费买的希望,还是挺好的。
投稿途径有哪些?
豆瓣:
在豆瓣上面搜索框输入“约稿”,就能看到很多平台上编辑所发布的投稿要求,选取那些热度比较高的,然后根据自己擅长哪种文字的题材,进行关注。
写手之家:
在写手之家的论坛版块,有一个叫“电子媒体”的,点开来就有很多公众号编辑在上面约稿。
新榜间接搜索:
最后一种方式,有点粗暴,打开新榜网站,在里面找到文化/情感版块,找到排名前列的的公众号,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然后一般在他们号的最下端,都有一个“合作”或“投稿”的模块,如果没有,可以直接文字输入“投稿”,看看公众号是否有回复详细的投稿内容。
公众号投稿平台:
在公众号搜索投稿这两个字。就会有许多与投稿相关的「公众号」,你一个一个关注,每天都会推送,「投稿函」的文章。
付费购买课程:课程附送投稿清单
,别人有整理相关的投稿清单。这种是最简单、最轻松的。
加入写作社群:知识星球 等社群
浏览器:「百度、谷歌、搜狗、必应」搜索「投稿 」这两个字。会出现很多相关的搜索结果。
如果刚好投稿要求里面有「编辑的微信或者QQ」,可以表明身份后勾搭编辑。
如果没有,建议先有一两篇自己觉得比较好的作品,发到对方的邮箱,附上自己的简介。说白了,就有点像解。
投稿建议:
投稿,最重要的,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什么意思,即你的稿件这家公众号不要了,你能够在市面上找到相似风格的公众号继续投,保证自己的付出能够换来收入,再考虑积累。(上面很多答主都回答有哪些杂志和公众号可以投,不赘述,重点谈写文过稿指点)
新手:投「大众类型」的稿件。
行业专家:「编辑约稿」。如果你是专家,你有「固定产出」,编辑会帮你校对。
什么是「大众类型」公众号?
情感号、人生感悟号、职场励志号、相对前面小众一点的,娱乐号。这几类都是粉丝群体庞大,也是市面上存在最多的号。
选择这些号进行研究和投稿,不是说你投稿几率会有多大,相反,「
这些号要求的文章质量都比较高,甚至有些号是要靠你出爆文来涨粉的,尤其是稿费高的,被毙稿的几率会很高」,但
你被毙掉的稿件,可以找到下家。
如果你选择专业号(如金融、房地产、汽车),找到下家相对来讲比较难。
写什么选题,是编辑比较偏好的?
我一开始的建议是,
你关注至少20个相类似的公众号,然后看他们每天发的标题是什么,这不需要花费你多少时间,浏览一下他们的主题,然后进行记录就可以。找其中5家比较好的公众号进行重点研究。
关注多了,你会发现,来来去去,选题大多都在这几个范畴内,找准这几个范畴去写,你大概就知道编辑们需要什么文章。
第一类:新闻热点类
像最近两天热议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就是个热点新闻,我关注的这类公众号几乎都推送了相关的文章。这种的阅读量和转发率是绝对有保障的,而且随着事件热度的升级会在事件发生后引发更多的热议,针对这些热议再出文章推送的也有。
但是这类文章不大建议小白写。需要抢时间,拿到第一手最新的资料,同时还要根据素材快速组织文字,原先在媒体圈的人写这类可能比较得心应手。
而且这类文章也有泛滥的情况,之前吴京的《战狼2》大卖,公众号一窝蜂地写有关吴京的报道,追热点没错,但是吴京的《战狼2》创造了一个神话并没有带来多少热议,看到最后很多号都在炒别人的剩饭,甚至挖到没得挖,健身公司都拿吴京的身材来做文章,很显然,这种软文植入不会有多少人感兴趣。
第二类:情感类
没写过,也没研究过,不过这类主题一直很热,受众人群从15岁到40岁不等。
第三类:社会现象
相比前面的新闻热点类,社会现象属于泛热点。比如大家经常会看到的:
到底要不要逃离北上广
三十多岁背负房贷的人生何去何从
二胎政策带来的影响
......
当然也有针对已经过时的热点,以某一个侧面重新拿起来写。因为针对这些过时的热点,作为一个材料引入,人们对这个东西早已熟悉,不需要花时间去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可以大致浏览后直奔你的主题。
比如我就写过之前朋友圈中一个被刷屏的广告《世界再大,也大不过一盘蛋炒饭》,以这个案例作为引入,这个事件很多人都知道,读者可以直接进入直奔主题。
第四类:亲子教育类
这类并不是单单指婴幼儿方面的亲子,衍生下去包括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的这段教育经历。现在很多人喜欢拿“巨婴”这个词说事,证明教育问题衍生到成年世界,追溯到成年人小时候的很多教育问题。
第五类:心理认知
心理问题几乎可以囊括所有人群。所以你看知乎上面“心理学”一栏的关注者有多少,就知道整个社会对心理问题的关注有多热。
但是如果你写心理学的理论包括实践成果,不会有人看的,心理学的东西必须跟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由案例故事展现出来。
所以这类题材几乎也可以跟前面四个主题相结合起来。
心理+情感、心理+热点新闻、心理+亲子教育、心理+励志感悟,这一类题材的结合,是很多公众号喜欢的题材结合。
在这里强调一点,有些人可能会提职场类。可以去翻开公众号,真正给出干货的职场类公众号少之又少,几乎没有。大多是泛泛而谈一个励志故事,成功了进行归因,失败了进行归因。某某主人公选择了什么道路,最后成功了;某某主人公选择了另一条路,最后人生一败涂地,这种最容易传播,选择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情,但是选择后的具体操作,对不起,我不感兴趣。
想要学习、知道职场干货的东西,去看书去实践,再不济想更快速知道,来知乎。
所以,你写太干货的东西,有些公众号会青睐,但是大多数公众号会委婉的拒绝,为什么,不是你的东西不好,也不是你写得不好,而是职场具体操作这东西不利于传播,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未必别人会感同身受。
说到底,写什么,跟公众号的用户群体有关系,公众号要获得传播,获得粉丝群体,获得广告收益,必须写大众关心关注的东西,能引起共鸣,能引发热议的东西。
编辑审稿的标准。
对于编辑来说,除了你的文章要符合他们号的文章定位之外,他还要考虑,有多少读者会对你的文章感兴趣(标题的作用就非常明显),还要考虑读者看了之后会不会转发,转发的时候是否还会进行评语推荐。
也就是说,你的文章除了要写的内容好之外,还要能够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鸣,能够充当社交货币,能够让读者自愿为你的文章进行转发,尤其是对于一些粉丝数不多,阅读量不高的公众号,他们更需要你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
用户阅读的标准
认同,这就是好文章;不认同,毒鸡汤,关掉。
如何拆解学习其他公众号?
很多人在喷咪蒙,我也喷。里面有些文章确实三观不正,对年轻人具有很严重的误导作用。但是包括很多自媒体工作者和码稿的文字创作者,看中的并不是咪蒙持有什么样的观点,而是咪蒙的文章怎么写,哪些地方戳中了读者的痛点,她的故事通常是怎样展开的,又是怎样引发情绪站队的…..
所以研究写作,研究别人的文章,除了你认可或者不认可作者的观点之外,要跳出来看,用一种专业的眼光去研究。而不是像吃瓜群众那样:我赞同你的观点;你说的一切都是垃圾;你的三观不正,我要取关,我要黑你……
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地走入到这一行,去学习别人那些优秀的文章,不断提高,而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赏。
有哪些投稿的基本常识问题?
第一个、投稿被拒,不说理由
编辑忙,如果稿费高,自然会有小有名气的写手,去投稿。如果有7 - 8个小有名气的写手。你的稿件被毙掉的概率很大。这就跟大企业把非985/211的毕业生的简历直接扔进垃圾桶的道理差不多。
所以,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文章质量,最好在标题上下重功夫,还有文章一些金句着重标粗体,然后写鸡汤、励志类文章,最好第一段小故事,能够充分打动读者,观点对不对倒是其次,小故事一定要吸引人,要第一时间就把编辑打动。
如何勾搭上编辑?
当你可以直接跟编辑对话的时候,把你的问题,把你的作品展示出来。
我还记得我投第一家公众号的时候,我当时加了编辑联系方式之后,我先将我知乎上的文字发给她,让她先大体上看看我的文字风格是不是适合他们公众号,编辑看多了文章,自然会知道你的文字风格是不是适合他们。首先可以省去你研究他们文章的时间,如果觉得合适,稿费、投稿要求再慢慢进行沟通。
如果觉得不合适,多半你以后也不会去投,因为要改变文字风格挺难的,至少短时间难,找到最适合的号最为重要。
合作久了,你哪篇文章不合适,或者有哪些需要改动的,编辑都愿意给你指出来,前提是合作久了。
如何找到同类公众号?
一般公众号上面的文章,大多数是
转载的,有些是转自个人公众号,有些是企业号。公众号转载这些文章,说明一点,这些公众号在某些方面的定位跟你原来投稿的这个公众号定位相似。
找到这些企业号,加公众号关注,进去看看有没有投稿信息,下面的步骤就不用我再详述了。
人往高处走
虽然说现在的鸡汤文遍地都是,但是好文章的标准,真正打动读者的文章,能够真正给读者提供有用信息的文章的标准,还是不会变的,只不过你要比传统纸媒时代的文章做得更好。
稿费高的公众号不一定文章质量就好,但是通过竞争筛选机制存活下来的文章,多半不差,至少高于平均水平。你不一定要去投稿稿费高的公众号,但一定要去研究那些稿费高的文章,学习他们的笔法、文字风格、逻辑思维、组织架构。只有以高标准的文章来要求自己,你才能够提升对低稿费公众号投稿的命中率。当然,要切合每一个投稿公众号的定位。
投稿注意事项。
01 要用很好的标题,把主题点给列出来,缩减编辑工作时间,想一些有点击率的标题。
02 每个人都很忙,关注用户的情感需求至关重要,想文章标题的时候要生动形象,鲜明具体,引人好奇。
03 注意排版和逻辑性,进行主动分段和换行。
04 投稿之前看平台历史文章。
【拆书稿】的含义:
你把这本书 分章节 拆解开来,描述 本章节 主要写的什么,并配上自己的理解(观点)。
【拆书稿】的三种形式:
书评 拆书稿 共读稿(讲书稿)
书评:
一本书写一篇,字数两千字左右。
拆书稿:
1+N+1(格式),2000字/篇。
5000-8000字/篇
拆书稿 和 讲书稿的区别:
前一个是散开,后一个是汇总。
【拆书稿】的一种文章类型
干货类
干货类
第一部分:总,背景介绍引发读者兴趣,书的背景,作者的背景,对社会的影响,对读者的影响。
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写的比较好的地方,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帮助,看完这本书你会获得什么,这样就可以吸引到别人的注意力继续往下看。还可以介绍下作者,生平经历以及成就。开始写的时候先写一个引入,迅速切入这本书的主题,再举一下生活中的例子,让文章迅速贴近人群,让别人有亲切感以及普适性。就是别人通过这篇文章可以获得一些道理和知识的感觉。
第二部分:分文章主体部分,书中精髓部分。
第一必须终于原著,可以做适当取舍,把你认为重要的拎出来,不重要的可以一笔带过。
第二行文接地气,少用专业术语,
第三文章需要概括书籍内容,第四巧用小标题区分意群,第五注意口语化链接。
干货类的文章正文部分
干货条数(控制在5条)
最好是三大点,大点下面分很多小点。
有一个简单的突破口,比如投其所好,用一两句话解释一下以及加入书中有趣的例子来讲一下到底什么叫投其所好,讲完再分析一下投其所好在生活中的运用,这是一个很百搭的模式。
书籍有许多方法论时,需做取舍。重要精华精华部分,可以放在总结部分,不重要的,可一笔带过(像生活中给朋友介绍一个东西一样)。
第三部分:总结,全书的总结加「作者的体验」,以「亲身经历」更容易打动读者。文章最后加「固定结语」和「作者简介」。
干货的总结部分:
因为整篇方法论,可以把「原文精华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把书里有,但你文章没有的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一遍。比如《如何写拆书稿》,我此时写的文章,最重要的是:
1. 什么是读者想要看到的,怎么吸引读者注意力?
2. 看完这篇文章,别人能获得什么。写下自己的经历,你用这些方法论,对生活有什么改善。你在文章里 进行分享,增加文章说服力。
如何把这篇文章最后提炼出一篇普世的意义(共鸣,生活实际)。
你看完这本书,有没有改变现实(日常、职场、学习,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婚姻关系中)。
【拆书稿】的2种书籍类型
实用类书籍:
你要想这本书能解决我们什么问题,给我们提供什么方法。
小说类书籍:
你就想,这本书给我们传递哪种情感价值。
【书尽其用】,拆完再讲反复赚稿费
书评(书单) 拆书稿 讲书稿 书单
一本书可挖掘的内容从易到难排序:书评(书单)、拆书稿、讲书稿。
书评:
新人写手。
主要目的:
让读者能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即可,难度相对较低。
小白,最好从书评开始,你对一本书做综述性描述 or 精华点的推荐。
拆书稿
讲书稿,
内容结构和写作目的跟拆书稿差不太多,难度却偏高,要在6000到8000字的篇幅里面把书的内容提炼好,想不难都不行。
书单:你既然读了这么多的书,你对于【书籍的理解】和【书籍之间的脉络关系】肯定了解。你写一份书单,给读者们做一个读书指南。
【拆书稿】的工作流程习惯:
习惯一:先查后写
写作前,先到豆瓣、知乎、百度等去看别人怎么写,不要怕被人影响,这是弥补自己,开拓思路的好办法,而且可以避免内容重复;
习惯二:爱讲故事
讲故事,可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先写正文,再写预告和总结。
习惯三:善用目录
很多书籍特别是实用类或者理论类的书籍,会在目录中写上很多的内容纲要,甚至是分析性的内容纲要,这些十分的有用。
【拆书稿】的 阅读方法:
拆书稿,看书看三遍:
第一遍 第二遍 第三遍
第一遍:
1. 先看书的序言、目录、后记。
2. 略读法(「根据序言目录后记,找出本书主线。」「轻重缓急——精读2个你感兴趣的章节,只看每一段的第1句的主旨句,其余章节略读。」)
第二遍:
精读。记笔记
第三遍:
内容结构。来合并同类项,6篇。举一个例子,假如一本书有11章,我们就拆6篇。
案例
热点文(1234、2234新闻稿写法)
如果进一步观察,你就会发现,作者的行文层次是有规律可循的。
1 、 首段剖析热点排序:新闻报道+背景+网友评论+个人观点。
作者在剖析热点时,分了4层,层层深入。
第一层,是浅层新闻报道,非常精简。
第二层,是深入阐述主角背景:家人对他高考持什么态度?他执着高考给家人带来什么困扰?
第三层,是网友的经典评论。作用有二:一是为支撑个人观点做伏笔,二是借他人之口表达自己观点,俗称第三方背书,可以去说教感。
第四层,是导入个人观点。为了避免上纲上线,作者采取“轻导入”:先引用尼采名言(名人名言又深入一层,比网友评论更有说服力),再加个人阐述,很柔软。
2、每节分论排序:概述+名人经历+引用主角名言+个人观点。
1-3小节并列论述观点时,作者也有明显的秩序。第一句概括本节内容,中间按时间顺序叙述人物经历,然后引用主角的话,最后是个人观点。
最值得一提的是,素材中使用的3个人物——汤唯、方文山和张文举,作者写得非常精彩,每节都相当于一篇500-600字的人物浓缩传记。
能引人入胜的原因,也正是文字的层次感。人物经历的叙述是用时间顺序串联起来的,按STAR原则,将目标-障碍-努力-结果写得跌宕起伏,非常完美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
其实,只要按照作者的叙述线索加以扩充,就是3篇栩栩如生的人物传记,可见作者的功力何等了得。
500字的人物传记同样传神,这种精湛的文字折叠能力,充分体现了作者清晰强大的层次感。
3、总论排序:原理+名人事件
最后一段是作者摆脱套路的地方。因为它没有升华,还是继续在用素材支撑观点,结尾更是戛然而止,把周有光的素材讲完,全文就结束了。没有套路中的愿景,没有抒情,也没有深化。
但恰恰因为戛然而止,才留给读者更多回味的余地。
所以,反套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能自圆其说。
纵观全文,其实序言和1234共5节,每节翻来覆去讲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要“转弯”。
如果不分小节、去掉小标题,每节都大同小异,傻傻分不清,甚至把素材打乱互换也没有违和感。
作者之所以能清晰得分出丁丁卯卯,赋予每个素材不同的意义,终究得益于TA严谨的层次感。
【拆书稿】的写作方法:
文章遵循「总 - 分 - 总」的形式。文章可以加一些有趣的例子。
写文章:
1. 思考几个问题
这本书的主题与新颖观点有哪些?(能不能满足读者的期待?)这本书打动你的点在哪儿?
2. 有书写拆书稿是1+4或者1+6【预告+正文】的模式。预告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读者看不看你的文章。
公式:预告(热点带入 + 作者简介 + 书籍简介 + 核心知识点)+正文(摘录 + 复述 + 解读 + 延伸拓展相关知识点)+结尾(金句)
听书稿模板大概是这种结构:
固定开篇
(编辑会给,不用担心,直接照抄就行)
破题,引题
(土豆姐写作课里教过,就算没学过,找个素材切入书本主题能有多难?)
作者介绍
(有问题找百度,百度不会找知乎)
三四个亮点解读
(编辑也会给固定的格式,框架照抄,内容就从书里找。注意一定不许照抄原文,要用自己的话概括)
归纳总结
(编辑会给固定格式。把前面的三四个重点用自己的话总结一番就OK。)
固定结尾(编辑会给,直接照抄)
预告:
(把第2遍读书中 打动你的细节,写在预告里,也能打动不少人。)【写预告时,想象你给别人介绍这本书,你要有一个理由说服他去看,这时候你会用什么理由呢?尽量要联系实际。】
正文:
观点 案例 评论 金句
【观点(1个主论点 3个小论点) + 案例(一个观点一个案例) + 评论 + 金句】
摘录 复述 解读 延伸拓展相关知识。
【{摘录 + 复述(书里写了什么)} + 解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解读:一般分为3个角度,联系、延伸、旁征博引
联系自身,从自身经历出发,验证书中观点。
延伸观点,从作者不同的角度来验证作者观点。
旁征博引,写这本书的内容情节时,要和其他有相似内容情节的书 作对比,从对比中加深读者对内容的理解。)+ 延伸拓展相关知识点】
结尾:【
金句(简单有力,首尾呼应,升华主题,让读者获得启发感。并与读者产生共鸣。)】
第三部分
总结
,全书的总结加作者的体验,以亲身经历更容易打动读者。文章最后加固定结语和作者简介。
读书笔记的作用
这是为了「后期正文部分」,积累灵感和素材。
每次读完一本书,一定要写一篇2000字以内,最佳1000-1500字的书评。
这篇书评绝对不会白写:
一是可以发到 相关平台 去引流;
二是在写讲书稿的时候,开头那段,太像书评了,只要稍微一改,开头1000字,你基本就搞定了。写拆书稿的时候,开篇也只要拿着书评一改,就搞定了。
所以,读完一本书,我们其实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 or 书评 or 拆书稿 or 讲书稿(读一遍书,就可以引流,你说划不划算?)
二是文稿的写作套路。不管是拆书稿,还是讲书稿。总结起来讲,都是一个套路:
议题+故事+总结+逻辑主线+亮点解读。
我们只要记住这个套路,再按着平台的格式去写,就没问题了,因为这是写作的基础套路,写任何文章都可以套用。
比如,讲书稿和拆书稿都可以这样去写:
破题+引题+作者介绍+逻辑主线+亮点解读+立意总结。
发现没有,这个套路和写作的基础套路是不是非常像,基本就像一回事。
工具:
幕布 思维导图(大纲:开头 正文 结尾)
公式:预告(热点带入 + 作者简介 + 书籍简介 + 核心知识点)+正文(摘录 + 复述 + 解读 + 延伸拓展相关知识点)+结尾(金句)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01
1. 简单易懂!文章夹叙夹议。能用短句,不要用长句(精简,多用动词名词,少用形容词。)
2. 不要照抄原书,记住原书后,要用自己的话复述重点是你对本书的看法。。选择最有趣、最精彩的部分材料进行撰写。
3. 借鉴别人&公众号的拆书稿(共度稿),专业名词要去查,延伸拓展相关知识。
注意事项 02
加强输入做到以下几点:
1.想要通过读书改变生活,需要先建立一个有效的阅读习惯。
2.单纯地为了乐趣读书和没读没什么区别,想要通过读书得到成长就要进行专业领域的培养。
3.改变人生不能满足于专业领域的第一,更要成为跨界领域的读书高手。
PS:
PS 1
拆书稿的注意事项。
1. 新手写拆书稿,挑简单书写。
2. 你解读一本书,你不能单纯是复述 or 摘录,你还要进行联系 or 延伸。(①先查后写「百度或知乎或豆瓣」有一个整体的概念。③带着目的读书,这样容易提练主题
3.
多修改
、打磨自己的文章,我比较推荐「隔天修改,通读全文,寻找自己的逻辑和框架 这种方法」。
特别注意点:
多说自己的观点,不要抄书,才能给编辑留下深刻印象。
1、
不能过度引用原文,引用原文字数一般不超过200字。通常来说,为了避免版权冲突,是不允许引用原文的。
况且,把一本十几万字的书缩写成几千字,引用原文是一件很束手束脚的事情。我们有必要用自己的话讲出原文的意思。
2、书评当中一定要写成作者名字、书名,至少三次。
PS 2
拆解学习其它稿件,从中研究规律。
写稿,头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拼命写稿,要求自己一个月规定自己写多少篇,而是学习,研究各个平台的写作风格,研究别人是怎么写的,研究那些别人不会告诉你,但是你能够从规律中得到的潜规则。
所以,当你没有老师带,你唯一的方法,就是死磕。从大量的文章、大量的平台研究当中得出
规律
,并将这些规律进行内化,融化成你自己的经验。
学过统计学的人都知道,只有样本达到一定数量之后,统计出来的结果,比例,才具备说服力,能够形成一定的规律认知。
自学也是这样,大量地阅读文章,大量地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大量地进行模仿,比较,等到研究文章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而然,那个规律也就慢慢在你的脑海当中形成了。
所以牛人为什么那么厉害,牛人绝对不是得了某本武功秘籍之后功力大进,他们也是靠花时间死磕,才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
PS 3
读书建议。
01 读书清单。
可以去豆瓣知乎亚马逊上面寻找,各种行业大牛推荐的书单。也可以随眼缘,喜欢哪本书就拿那一本。
02 时间计划。
严格遵守早上读书1小时,晚上读书1小时,上下班路上可读书30分钟,每天利用工作前的时间和午餐前的时间读5到10分钟的毕业录。一周读2本书。
03 一本书拆解4次。
她如何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第4次拆解,再次精读,每次写出体会,并逐渐提高的过程。
PS 3
用户心理研究
1.为啥不要碾压用户自尊?
这是很多人写听书,拆书的大忌讳!!很多人要是有自己的快速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为何还要听书,听共读?你的角色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一位向他们倾诉的朋友。他们是来向你寻求帮助的,而不是来找自尊践踏的。一旦读者起了方案和抵抗情绪,你的问题,就已经毁了你这篇文章。如果需要否定别人的认知,可以用一个圆滑的方式。如果是上课程你可以,因为你有权威性,正是他们知道你的权威性,才来跟你学习的。
2,好的问题要让读者有能力尝试解答
如果太超越用户认知范围的问题,用户是一闪而过。你也就说了一句废话,他们并不会思考~比如,我问你核共振的原理是什么? 你会思考吗?你可能会骂:傻叉!另外,这样问问题还有一个绝佳的好处!! 一点你的解答和他的设想有部分相同,却又比他的完善! 放心!已经收获了一枚死忠粉!
3.与你拆书内容相关的问题
这点就不用说了,但是很多人依然会犯这样的毛病。明明已经说到如何刻意练习~又开始提“你相信天才的存在吗?”结果后文没有一点关于天生才华的内容
4.大众常见却为不知道答案的问题;
比如: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明朝皇帝的名字特别难记,很多字生活中根本见都没见过!
5.千万不要问封闭式的问题!!!
这点尤其重要~~什么是封闭式问题,只有 ,是和否 两种回答的就是封闭式问题!比如你写一篇关于专注力的文章,你问:你是否经常丢三落四~若是我回答不呢? 上来就排斥你的一半读者?然后,结尾时候说“哦,那些不会丢三落四的同学好棒棒哦~你要加油哦~”来挽回读者吗?然后所有读者回复了你一句:“傻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