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我有两节课连堂,说实话,给一年级的小学生连上两节课真是身心俱疲。上到第二节课的时候,靠墙的同桌两个孩子在做小动作,还不时回头和其他同学说话,我瞪了他俩几眼,他们却浑然不知,我有点儿生气了。
俗话说“发火的教育是最无能的教育,训斥、辱骂甚至是鞭打都不是教育”,但此时的我还是忍不住提高了嗓门。
“你们俩立刻站起来”,我吼道,“上课能随便说话吗?”说话的同时,我的目光顺便扫到了间隔他们两排远、坐在前面的一个小男生,我注意到他趴在桌子上有一会儿了,“还有××鑫,上课能不能坐端正?”训斥完他们,继续讲课。
下课了,临出教室的时候,我看到小男生鑫还趴在桌子上,我走到他桌子前,“是不是不舒服?”孩子有气无力地“嗯”了一声,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不烫。
“那就趴桌子上休息坚持一下,我们一会儿就放学了。”此时我开始后悔刚才对他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了。
放学路上,我领着西路的孩子放学,看到鑫脸上带着微笑,我又问:“还难受吗?”“好多了。”小男孩轻松地回答。
晚上,当我欣赏孩子们发到群里的朗读视频时,我看到鑫在医院里一边输着液,一边在认真读书。
我被小男孩儿这种认真、坚韧的精神所打动,同时,也为自己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感到深深的自责。
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教师的伟大在于宽容,教师真正的力量不完全是知识的权威,而在于关爱。我知道,在这条路上,我还需要不断修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