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学期外出听课的机会多了很多,也有幸听了很多节受益匪浅的课,尤其是英语阅读课。以前外出听课,很少有机会听专家评课建议。前些天听了两节阅读课,同时也听上了佛山市教研员的评课指导,感觉自己心里明朗了不少。
教研员强调她评课是从学科素养出发,即从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质这四个维度来测评一节课。教学设计要具体体现学科素养,教学设计要指向教学目标。
阅读课重在文本解读,学生通过接触了解知识内化提炼出文本结构后会迁移到类似文章。因此我们设计的导学案本身要有思维逻辑,学生才会慢慢习得思维能力。
教研员建议把evaluation放进导学案,让学生明晰评价的方向,知道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本身就是高级思维的体现。她也再次提出要给学生思考和内化的时间。
提到思考,教学设计的环节中要多设几个为什么。例如八上M6 Unit2中的标题匹配环节,若增加提问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颠倒过来可否等问题让学生思考文本结构。
追问除了让学生积极思考,也能活跃课堂。M7 Unit2的阅读中,爱丽丝跟随着奇怪兔子跑,我增加了提问:如果你是爱丽丝,见到这样的兔子,你会跟着兔子吗?同学们的答案都很有意思。爱丽丝在坠落的过程中在想她的猫,我增加的提问是如果你是爱丽丝你会在想什么?学生们有好多ideas,有的说I was thinking my husband.
我想阅读课不能局限于那篇文章的语言知识,要注意文本的解读,多读教参,多思考它的谋篇布局,多追问,多思考,多比较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让阅读课成为"悦读课"是我努力的方向。
(终于把乱糟糟的思绪整理了一番,也许有些写得并不准确,留着日后再来修改。做完一件事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