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十一月二十日,时间过的很快,我们离开新疆克拉玛依已经54天,快二个月了,我们用了27天骑出了新疆,不知道需要多少天,才能骑出甘肃。我们现在距离定西还有20公里,距离天水还有二百公里,进入陕西大约还有四五百公里,以我们的速度,大约还需要十多天才能进入陕西!
很多朋友说我俩带着一大堆的东西,跟老牛拖破车似的,每天晃晃悠悠,晃晃悠悠,走走停停,一会晒晒太阳,一会又要烧饭,路上的事可多了,他们也没说错,我俩确实很慢,以我个人的急躁性格,我如何会这样婆婆妈妈,磨磨唧唧呢,我可是属马的,一匹千里骏马,本来就是雷厉风行,行步如飞的,但澤人是属牛的,一匹老牛,属牛的人节奏本来就很慢,又是老牛,节奏更慢,没办法,我总得适应她的步骤,毕竟她都快耳顺之年了,不能操之过急,如果忙着赶路,路上有个三长二短,那就麻烦了,所以还是以轻松自在,开开心心比较适合我俩的速度。
其实呢,你别看我俩每天漫不经心,蜗行牛步的拖泥带水,但也不知不觉走了2800公里路程了,川藏线才2100公里,我们已经超出七百公里了,还是挺厉害的。再说,我们又不是仅仅为了赶路,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感受路上的过程,感受路上的生活方式,慢一点也没错。有一句话叫“欲速则不达”,越是着急赶路,路上越容易出意外,我们这一路遇见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最典型的就是去年徒步跟我们走了一段路的一个小伙子,他嫌我俩速度太慢,曾三聚三散,最后还是一个人行步如飞的离开了我俩,却不曾想,三天之后,他在远离我们七十公里的地方,被路上的钉子扎穿了脚背,半途而废,不得已回家了,是不是很悲催?其实“欲速则不达”不仅仅是针对户外徒步骑行的,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结果一定会失望的,这也是因果规律,一点也不含糊,所以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内心都要坦然自若,不急不躁,如此才有韧性,成功率才最高。你看我俩不紧不慢,洋洋洒洒,走走停停,这样就能一直坚持下去,短则三四个月,长则半年之久,我们在外四年,就是这么过来的,不也是活的挺自在开心么!
今天我们骑了四十公里,前半段是下坡,后半段是上坡,这段路大起大落,几十公里上坡,然后又几十公里下坡,骑的挺累的。我希望尽快下海拔,至少1400米以下,气温会高很多,兰州市海拔才1500米,气温就和顺很多,可没想到离开兰州市又回到海拔2000米,真是郁闷。以前我很喜欢看雪山,如今看到雪山,就一心想远离,躲得越远越好,雪山虽然很美丽,但要敬而远之,否则会被冻死的。到了定西,我们就离开312,选择其它路,尽量避开高原地带,因为312往后还会有很多翻山越岭的路程,怕怕的,我宁可多绕一些路程,也不想看到雪山!
前天晚上,我们住在兰州市郊312国道路边,一晚上还算比较顺利,到了第二天早上八点多钟,太阳爸爸就东出山脊,普照大地,顿时阳光明媚,生气昂然,所有寒气一下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连帐篷上的冰霜,也很快融化了。温暖的阳光一下就透过帐篷,照在睡袋上,帐篷里面温度很快就升高了许多,非常舒服,非常开心,赶紧穿衣起床,打开塑料布,铺在地上,晒东西,睡袋很湿,好多天没有好好晒晒了,今天要晒彻底,晒的暖和和的,睡起来特别舒服。还有薄被,垫被,防潮垫,海绵垫,都要晒,铺开了长长的一溜,足有三十米,引来了许多围观者,他们非常好奇,不知道我俩是干啥的,如果不是内帐还支着,他们还以为我们是捡破烂的,帐篷就成了我们骑行的招牌了。我们所有行李当中,最显眼的就是帐篷和睡袋,帐篷是浅蓝色的,睡袋则一红一蓝,十分醒眼,看到这二样东西,十有八九都会明白咱俩是旅游的!
东西铺好,尽情的让阳光晒着,接着拿出炉子,锅碗瓢盆,准备烧饭,还是老规矩,豆腐炖蘑菇,这个菜是我们常吃的,豆腐补充蛋白质和钙质,蘑菇则很轻,便于携带,而且不用洗,直接用手掰到锅里。不过首先先用油把豆腐煎成金黄色,然后再顿蘑菇,这样豆腐吃起来就很香。这二天没有买米,但我们有大饼,我还特别喜欢吃大饼面食,看见大饼就特别开心,每次路上看见有卖大饼的,我都会买好多,生怕后面吃不着了。我虽然是浙江人,但饮食习惯很像西北人,看来在新疆住的时间长了,被潜移默化了!
豆腐终于炖好了,二个人用石头当凳子,坐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口豆腐,一口大饼,贪婪的享受着户外的生活情调和亲切的日光浴,心情不由自主的特别兴奋,简直就是心花怒放,喜气洋洋,甚至有点手舞足蹈,得意忘形。吃完饭,摸摸睡袋和垫被,都晒的软绵绵,热乎乎的,感觉很情切,赶紧收拾东西,前后花了整整一个半小时才收拾好所有行李,再把地下丢的垃圾处理掉,这一路,我们每天露营,第二天离开,总会有很多垃圾,大部分就是废纸,每次走之前,都会把这些垃圾,放进一个塑料袋里,包好,然后丢到附近的垃圾堆里,实在找不到地方丢,就会挂在路边的树枝上,等搞卫生的人来处理掉,如果不是这样,这一路都会留下我们的垃圾,有点不道德!
收拾好行李,推车上国道就开始出发,没想到,一上去就是一个很陡的上坡,本以为坡很短,没想到后面持续上坡,一直延续到榆中县还没结束,真所谓,喜极泣来,乐极生悲,早上起来洋洋洒洒享受阳光和生活,这26公里的上坡,海拔由1400米,上升到2000米,气温一下就冷了很多,又让我们回到了旧社会。到达榆中县市区入口处,已是晚上八点多。迎面有一个高大的廊门,古色古香,造型类型早秦风格,前面还有一尊巨大的骑马石雕像,晚上天黑,看不清楚是谁,只看见门廊下地面比较干燥,就决定在这里安营扎寨。门廊周围全是厚厚的积雪,可达脚腕,风也特别大,我们把帐篷尾部对着风向,用大石头固定风绳,如此帐篷才会万无一失,全部弄好,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钻进温暖的帐篷里,就像回到温馨的家一样,心一下就有特别的幸福感!
这个门廊前的公路,整夜都很繁忙,来往车辆川流不息,跟白天一样,车辆穿过门廊就会引起巨大的回声,跟音响一样。即使一辆三轮电车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声音也会在门廊下被放大。每次车辆路过,巨大的发动机噪音,就贴近耳边,感觉车已经冲向我们的帐篷,让我俩提心吊胆,弄的一夜都没睡好。夜里尿还特别多,不停的起来出去撒尿,外面很冷,寒风刺骨,冻死了,但是没办法,憋尿比冻死更难受,真所谓:人有三急,尿为先。我就怕半夜出去拉尿,又冷又麻烦,每次出去之前要穿好衣裤,然后找拉开帐门,找鞋子,从热乎乎的睡袋里出去黑夜的露天底下撒尿,真的很冷,撒完了,再爬进来,然后回过身体,把帐门关上,再钻进睡袋继续睡,如此一夜反反复复至少二三次,内帐的拉链都坏了,常常拉不上去,真是急火攻心呀,你说这人为啥有这么多的事,又要吃,又要拉,没完没了,真是太麻烦了!
世间贫贱自有分,
有寒有暖有辉煌。
纵然万般得意旺,
难逃三急是平常。
人生一世饱经霜,
只为吃睡和拉撒。
忙忙碌碌到垂暮,
落叶归土终是亡。
哎,人生一世忙来忙去,就是为了这副臭皮囊,饿了要吃,吃饱了又要拉,还要住房,穿衣打扮,服侍了一辈子的肉身,到头来寿终正寝,一命呜呼,一把火灰飞烟灭,啥都没有了,白忙活一场,真是空悲切!
一整夜的风虽然很大,但早上起来,帐篷里面还是很湿,看来我俩是水做的,不停的散发蒸汽,否则帐篷里哪里来的这么多水呢。门廊四周是高高的城墙,挡住了太阳,阳光肯定是照不进来了,只能收拾东西,去其它地方晒睡袋。临走时,又看了看骑马石雕像,原来是秦朝名将蒙恬,是他开辟了榆中地区,有一首诗就是赞美他的:
蒙恬墓
阎秉庚(清)
春草离离墓道侵,
千年塞下此冤沉。
生前造就千枝笔,
难写孤臣一片心。
我们现在用的毛笔笔杆,最早不是用竹子做的,是蒙恬改良成竹笔杆,一直延续至今,可见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有贡献的!
蒙恬文武全才,他的石雕像设计很好,造型也很棒,就是手上一把戟比例太小了,跟牙签一样,不协调,没有把他威武的一面展现出来!
离开门廊,进入县城,二个人各吃了一份快餐,包括一碗甜羹,一份十二元,很久没吃快餐了,狼吞虎咽,吃的很饱,估计晚上都不用吃了。离开榆中县后面一大段路都是下坡,大约二十公里,落差约有三百米,后面又是上坡二十公里,又回到海拔2000米,上上下下。一路上,山峦叠嶂,白雪皑皑,海拔越高,气温越底,道路二旁全是积雪,找不到可露营的寸地,真是无可奈何,还是那句话:皇天不负有心人,吉人自有神灵护佑!在漆黑的盘山蜿蜒的公路上,没有路灯,居然还是让我们在路边找到一个很小的废弃加油站,旁边还有一排空房,用电筒挨个检查房间,垃圾堆满,都很脏,只有一间有门的小屋子,非常干尽,感觉特别为我们准备的,而且这门还能在里面锁上,窗户上还挂着一条裤子,遮风避雨,真是喜出望外,这又是菩萨显灵呀,今天晚上,又有温暖家了!
把车推进屋子,看见屋子里有一块坏掉的太阳能充电板,一堆稻草,还有二根木棍,估计是用来顶住门的。再往墙上一看,墙上有黑笔留言,内容大致是说,笔者来自河南,也是一个骑行(徒步)的,这间房间他打扫过,请不要弄脏,留给后面的驴友睡觉,大小号请去隔壁解决。看到这个留言,心里感触很深,说明他是一个真正的穷游者,他懂得珍惜,懂得尊重,有慈悲心,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很多时候,我们在路上看到路牌上,有骑行徒步的留言,都会觉得很情切,说明我们在路上并不孤独,此时此刻,有很多同道中人,跟我们一样,跋山涉水,不惧艰险,千里迢迢,只为内心的信仰和对生活的热情。虽然我们走过千山万水,但一直都是步前人的后尘,那些敢于挑战自我的人,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