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十几岁的乡村画面最清晰。
三十年,我们的父辈送走了他们的父辈。我们的父辈,肉眼可见的老了,而我们来到了他们曾经年轻力强的年龄。
十几岁的暑假里,早上也可以睡到自然醒,那时候没有空调,但是可以把床搬出来,支上经典的白纱蚊帐,把白天逮到的知了放在里面,露天美美的睡上一觉,好像燥热的夏天也没那么热了。
早晨醒来,心中惦记的可能是,昨天看到的那颗快红了的西红柿今天该红了吧?黄瓜今天有几条可以摘了?
起床,吃一碗已经凉了的稀饭,洗上一桶衣服,然后逛一圈菜园,中午饭的准备工作先做好了。
那时候不用逛菜市场,菜园就是各家的私家菜市场,豆腐百叶有专门的人挑着来叫卖的,如果今天运气好,或许父母会提一块肉回来,麻绳一穿就提回来了,不需要现在漫天飞舞的塑料袋。
那时候几乎不会有剩菜剩饭,一般来说,中午的菜,哪怕是只剩零星的汤水,也会在四五点的时候,被我们拌上一碗饭,香喷喷的下肚了。
那时候烧土锅,不管是茄子土豆,还是青椒韭菜,对我们来说,都是人间美味。
那时候的鸡鸭,都是散养的。但是奇怪的是,他们 都认得自己的家在哪,到点就回来要吃饭,要是晚喂那么一会,也在那唧唧嘎嘎的叫。要喂啊,那几只个头小小的麻鸭,承载了我们一个夏天的咸鸭蛋,那些鸡不仅仅下蛋,说不定哪天,还能炖上一次肉呢。
那时候乡村的生态,更是现在的城市人难以想象的,现在人看来又臭又脏的茅坑,其实是最纯正的有机肥。某日,被施到土里,那块地种什么都肥美,粮食收割完,秸秆正好用来烧土锅,烧完土锅的灰烬,将来也是肥料,施在菜地里。菜地里的菜,好的人吃,差一点的还有鸡鸭猪们等着呢。不夸张的说,那时候的乡村几乎没有垃圾,全部在一个健康的有机循环里,那才是真正的环保吧?这么看来,现在的垃圾分类,也是没法与那时候的环保比的。
昨天跟发小聊到这些,觉得特别好笑,再看看现在的环境,不知道是幸福,还是有点可悲可叹。
中午的饭菜搞定,我们会把锅碗洗了,然后,把煮饭的锅里捂上水,晚上用来煮稀饭,事半功倍,如果用来做洗澡水那根本不用再烧了。
下午一般是没什么事了,但是,写作业那是不可能的。那个夏天,两幅扑克牌的八十分,刚刚学会的我们可谓乐此不疲啊!四五个玩伴聚在一起,一玩就是一下午,总之就是那样,玩了一个夏天。
晚上,聚在一起追剧,比起现在的追剧自由,那时候的每晚两集也是非常幸福的,新白娘子传奇好像也循环播了一个暑假呢!
有时候,大队部来一场露天电影,每人拿着一个小板凳,早早的就等着看电影啦!
比起现代,那时候更加人气满满,更加肆意的享受自然,土味十足,活力满满。